一圖財經》中國官媒圍剿!李嘉誠如何用「人棄我取」四個字,讓七次危機都逢凶化吉?

2019-09-30 13:31

? 人氣

1978年,一直保留充足現金的李嘉誠,利用英資九龍倉股權分散的弱點,從各渠道收集九倉股票,母公司怡和當時因海外投資失利,自己沒有足夠力量對抗,於是找來滙豐銀行主席斡旋。經滙豐斡旋下,李嘉誠同意將股權轉讓予包玉剛,除了賺了6,000萬元之外,更與滙豐銀行建立了良好關係,埋下收購和記黃埔的伏筆。1979年,由於滙豐銀行承諾會出售和黃,最終由李嘉誠購得和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第四個危機:主權移交

1980年代,當時適逢香港社會對主權移交憂慮,香港爆發了移民潮。而中國又爆發了民運,不少外資亦撤出中國。然而,李嘉誠卻仍然看好香港作為中國連接世界的中間人角色。

1997年北京工人體育場為了歡慶香港回歸施放的煙火。中國正在籌備「十一國慶」,展現建國70年來在經濟、軍事等發展方向的繁榮。(AP)
1997年北京工人體育場為了歡慶香港回歸施放的煙火。中國正在籌備「十一國慶」,展現建國70年來在經濟、軍事等發展方向的繁榮。(AP)

長和系在那之後大舉投資中國,樓盤遍佈近多個主要城市,同時又繼續投資香港樓市。期間,長和系又收購不同公司,涉足能源、電訊、零售、地產、基建等,擴大事業領域。無怪社會上有「人人都為誠哥打工」之說。

第五個危機:金融風暴

1990年代,本港樓市火熱,人人都熱衷投資房地產。香港在1994至1995年基於樓市火熱,出招冷卻樓市。李嘉誠也預見了樓市下跌的危機。長實大規模削減長期貸款,改為以現金為王,以免公司因樓價下跌和現金流不足而陷入危機,最終安然渡過97年金融風暴。

第六個危機:金融海嘯

在08年金融海嘯前夕,李嘉誠的察覺危機的功力沒有褪色。在次按危機爆發之前,李嘉誠就已經煞停了大手併購,並減持主要業務以外的投資,例如沽售中海集運。中海集運在李嘉誠沽貨後累跌9成,李嘉誠因而避免了約100億元損失,又一次避過危機。

第七個危機:脫歐危機

在金融海嘯之後,李嘉誠陸續增加歐洲(特別是英國)的投資。現時李嘉誠持有英國不少民生服務公司,例如供水、供電、電訊業、港口物流等。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引發市場波動,外界關注在英國擁有大量資產的李嘉誠,會否有任何應變措施。在這個歐洲前景不明的時期,李嘉誠再度在危機中出手。

長和旗下3意大利與VimpelCom旗下意大利Wind合併。3意大利原本是當地最細間電訊商,兩者合併之後將擁有3,100萬個流動電話用戶,以及280萬個固網電話用戶,市佔率達四成,一躍而成意大利最大電訊商。

回顧李嘉誠的一生,幾乎每十年就會遇上一次危機。而每一次危機中,他都能夠找到機遇,果斷投資,最終成為香港屹立不倒的首富。今日,李嘉誠就《逃犯條例》修訂首次表態,發表了兩款廣告,第一款表示「正如我之前講過: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另一款廣告,則寫下「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中間印有反暴力的圖樣,右邊寫上「愛中國,愛香港,愛自己」,左邊寫上「愛自由,愛包容,愛法治」。下半部則為「以愛之義 止息怒憤 一個香港市民 李嘉誠」。

你認為,李嘉誠在今次危機中,會又一次看見轉機嗎?

李嘉城商界征戰
無論是戰亂或併購,李嘉誠憑人棄我取、人取我退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度過世局動盪。(圖片來源:Business Digest)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Business Digest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