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不久,芝加哥大學法學理論家暨經濟學家波斯納(Richard Posner)猛烈抨擊他的經濟學同僚。他寫道,這個領域當中的首要經濟學家都認為再度發生經濟蕭條是不可能的事情、資產泡沫從未發生、全球的銀行都健全無恙,而且美國國債根本毋須擔 心。然而,事實卻證明這些認知完全錯誤。房產泡沫在二○○八年爆裂,結果拖垮了美國金融業,引發重大的政府紓困以穩定金融部門。這場危機同時外溢至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區,造成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的失業率在二○○九年十月達到一○%的高峰,到了二○一四年底才下降為五.六%。我在二○一四年底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歐元區的國家仍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年輕勞動人口處於失業狀態。
在危機發生之前,許多經濟學家都對美國經濟的狀態感到憂心。不過,他們擔憂的問題主要是美國的低儲蓄率以及龐大的經常帳赤字:也就是高額的貿易逆差。就算他們慮及所謂的硬著陸情境,也是聚焦於美元可能驟貶,從而重新引發通膨並且削弱對於美國經濟的信心。然而,這場危機卻發生在一個極少有人預料到的區域裡。事實顯示美國經濟的弱點在於房產以及過度膨脹的金融部門,而房產過熱就是金融部門造成的結果。
欠缺管制的影子銀行部門創造了各式各樣的新式金融工具。這些新式的衍生產品理當把風險分散給願意承擔的對象,但實際上卻促成了涉險行為以及濫用槓桿操作。這些衍生產品也以當時沒有人充分體認到的方式把經濟裡截然不同的部分連結起來,導致一端發生的危機也不免促成另一端的崩潰。除了為數甚少但引人注意的例外,諸如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的席勒(Robert Shiller)以及後來擔任印度中央銀行總裁的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拉詹(Raghu Rajan),經濟學家都忽略了房產與金融的問題有多麼嚴重。長久以來,席勒一再指稱資產價格過度不穩定,也一再聚焦於房產價格泡沫。拉詹則是擔憂當時受到頌揚為「金融創新」的做法所帶有的缺陷,並且早在二○○五年就提出警告,指稱銀行業者冒的風險過高,但卻遭到當時的哈佛大學校長桑默斯斥責為反對技術進步的「盧德分子」。
無可否認的是,經濟學家大致上都對這場危機感到出乎意料。許多人認為這點證明了經濟學的根本性崩潰,顯示這門學問必須受到重新思考與重新調整。不過,這起事件之所以特別引人好奇,原因是實際上有許多模型都有助於解釋潛藏於經濟表面下的那些發展。
資產價格脫離實質價值而持續上漲的泡沫現象,並不是新出現的情形。最早的這種現象至少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狂熱以及十八世紀初的南海泡沫。複雜程度不一的眾多模型都探究過泡沫現象,包括以完全理性的前瞻型投資者為基礎的模型(所謂的理性泡沫)。二○○八年的金融危機帶有明顯的擠兌特徵,而這也是經濟學所探討的一種基本問題。只要是學過經濟學的人,都很熟悉自我應驗恐慌模型(這是一種協調失靈,也就是個別理性撤銷放款的行為,造成整體流動性枯竭的集體非理性現象),以及促成這類恐慌的條件。所有金融教科書都提及存款保險(連同管制)在避免擠兌當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