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特力集團宣布,將關閉位於中國的13間門市,為虧損多年的中國實體零售縮編止血。然而,它的台灣零售事業,上半年營業利益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0.9%。面對來客數下滑,他們是怎麼突圍的?
走進台北市內湖區紫雲里辦公室,第一眼,你就會看見門口懸掛的「紫雲社區特力屋講座」大紅色布幕,再往內走,只見20幾位頭髮花白的里民坐在椅子上,聚精會神的盯著同個方向——一名穿著特力屋橘色圍裙的年輕人站在木梯高處,手持噴劑與抹布,正一步步仔細說明,如何在家中DIY清洗冷氣。
「明智(編按:該年輕人的名字),我們這邊都老骨頭了,你示範動作要慢點啦!」一位里民喊道,語氣透露著熟稔,引發周圍陣陣笑聲。
這一幕,是特力屋今年啟用的「社區管家」講座現場。這項新服務自一月上線後,不僅讓今年社區附近的門市業績,比起去年成長近10%,更讓特力屋找回2萬4千位「超過1年未造訪」的沉睡會員!
電商改變消費方式:首次買房、養老族成重點
何謂社區管家?顧名思義,就是負責主動拜訪鄰近社區,到府舉辦講座、展售會或提供裝修諮詢的人員。
如今,幾乎每間特力屋門市都配有1到2名正職社區管家,每人約負責80個社區。換言之,相較過去只能等待顧客上門,這間實體零售業巨頭,正試圖化被動為主動出擊。
點子,是如何從無到有?
「近3年,我們的來客數平均每年下滑1%,」主導社區管家專案的特力屋室內裝修設計總經理林昆慶坦言。這數字乍看幅度不大,但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家庭在居家設備與修繕的支出占比仍屬持平,意思是:需求仍存在,但消費方式已經改變。
林昆慶透露,特力屋團隊以大量數據為基礎,分析後歸納出3個必須突破的重點:
1. 電商崛起,反而導致新商品更難推廣。因消費者多打關鍵字搜尋,但不少五金水電新品的品名太過冷門,如「電動升降曬衣架」等,根本沒機會被看見。
2. 20年以上老屋成交率持續成長。居家裝修業者過去多著重在新成屋,因為需要大量裝潢;但過去3年,老屋占整體成交比率持續成長,今年第一季更達6成,老屋修繕反而成為新藍海。
3. 數據統計,特力屋新辦會員的年齡層多落在2大高峰:35到45歲,多為人生中首次買房;以及55到65歲,多為退休後重新裝修,以便日後養老。
「由此可知,這種大型裝修需求,1個人一生大約2次,絕不能放過,」林昆慶笑道。既然特力屋多位在郊區,客人無法常常來店,那乾脆主動出擊,殺到社區內辦活動。
目標不在短期獲利,而是深耕長遠關係:「目標就是在關鍵時刻,影響消費者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