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六月畢業季時,6/9香港反送中爆發,在台港生就發起了白絲帶運動,希望能在台灣園中引起更大的回響,聲援在港的反送中大遊行。對此,在台陸生也有回應, 這個回應就是發起紅領巾運動,和港生「對立」,雙方在網路上就吵開了!台生忙著自己的事,比較沒有對這兩種運動有太多著墨。
既然在網路上鍵盤戰,在台灣民主自由社會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所以隨著學生畢業各自返鄉,各奔前程,好像就從此以後沒有交集了!誰知,七月起的香港和平示威變成了警民衝突,9/16港府逮捕行動擴大,讓來台港生群情激動,他們沒有辦法回港聲援,只有在台灣爭取更大的聲援,所以貼海報將港人五大訴求,用各種不同語文張貼在校園內,甚至想要貼在公共場所,以期爭取到更多台灣民眾或來台觀光客的聲援。
當然,港生的激動之情是可以理解,不過部分學校已敏感到不能坐視這樣的情緒影響到園的正常教學,所以找來港生輔導並道德勸說不要在校園張貼,讓校園保持中立。然而隨著香港的周周上街頭抗議活動與警民的關係日益緊張,在台灣不少校園中港生更積極是在言論張貼上(不論是在網路或在校園的告示牌或…),顯然也引起了同校或同宿舍的在台陸生一些情緒反應,於是你來我往,你貼文攻擊,我反唇相譏,這樣的氛圍下,很容易引爆爭執,爭執不下就等於讓反送中/反反送中的對抗氣氛在校園中散布開來。
儘管老師們深知不能激化這樣的對抗情緒,講課時也儘可能避開不必要或容易引發爭議的議題,然而,講桌下的學生怎麼會「無感」呢?
九月的校園和六月時已經全然不一樣了!儘管老師們或校方謹慎戒懼,可是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同樣都有發言權,同樣都有權表達自己的想法,台灣所擁有的正是自由民主這樣的平台,讓我們在港生與陸生之前引以為傲的也正是這個自由民主,如今有老師在有關兩岸議題的演講後,看過學生寫的採訪報導,謹慎到希望不要po上網路,以免引發不必要的誤會,還有老師在上課時討論到兩岸關係與香港當前的情勢時,還要隨時注意港生與陸生的上課反應與下課後的反應,如此戒慎恐懼,不正是敏感到此時此刻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不說!然而校園不就是在負責教育學生,讓他/她們能夠分辨是非,獨立思考嗎?此時不說又怎麼能夠讓學生學習到用更寬闊的視野與民主的心態來討論關於香港或兩岸關係呢?
比較讓人不解的是,在堅持自由與民主的政策上,為何要把「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拿來自我圈限自己。事實擺在眼前,台灣的校園正開放與容許「反送中/反反送中」的討論,可是也會要求雙方陣營節制,相互尊重,理性論辯避免衝突,這不就是民主訓練的最佳時機嗎?校園內也許還是會有一些零星的擦槍走火事件,可是校方與老師都知道正是要在此時輔導、教育雙方陣營,這不正是台灣帶給華人社會最大的貢獻嗎?用這樣實際的民主教育,來提醒兩岸三地,讓更多學生了解到民主自由才是華人未來最合理的生活與方向。既是如此,更要對自己的民主有信心,同時更要深化這樣的民主教育在校園中才對,小英政府為何反其道而行,要用「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來威脅全台民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