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人印象中的台灣四面環海,漁產豐富,有各式各樣新鮮的現撈魚貨供應,無論藍綠誰執政均再三強調海洋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全力推動海洋經濟的口號,也一再對外宣稱台灣漁業在國際表現如何傑出(如遠洋漁業年產值居全球前三位、秋刀魚產量全球第一,魷魚年產量全球第二、石斑魚產值倍增等),直到歐盟委員會對台灣遠洋漁業高舉黃牌並點出台灣政府在漁業管理以及遵守國際漁業規範的諸多缺失,才讓外界稍窺台灣漁業風光表象下的真實情況。
同樣鑑於沿近海漁業資源持續枯竭,農委會漁業署也宣稱為資源復育及減少捕撈壓力,已積極推動收購老舊漁船、獎勵漁民主動參與休漁、實施魚苗放流等政策成果卓著並獲得馬前總統高度讚許。不過監委劉德勳、陳小紅調查報告卻明確指出政府多年來針對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惡化改善施政成效不彰,該報告特別指出農委會漁業署長期以縮減作業船數來降低漁獲捕撈壓力,但歷年漁船筏收購率低且以小型的漁筏、無動力舢舨為主(佔了七成),漁獲量較高漁船數量無明顯變動,代表漁業捕撈壓力並未舒緩;還有農委會漁業署每年編列2.1億元經費推動獎勵漁民主動參與休漁的政策,然而根據監委調查發現歷年申請自願性休漁均以漁筏為主,比率高達四十二至四十五%,而五十噸以上大型漁船所占比率不到十%,顯見休漁措施無法吸引大型漁船參與,甚至部分自願性休漁漁筏僅為海上養殖作業船,非屬海域捕撈作業用。同樣為了結合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發展,政府每年編列預算辦理魚苗放流,官方也宣稱效果良好增加潛在漁業資源2692公噸,然而已有多項研究顯示,政府無意識的水產養殖作業方式及不當將人工魚苗放流至大自然反而會造成生態失衡,可惜未獲政府重視。上述措施均未能達到預期政策目標,使得目前沿岸漁業產量僅2.9萬公噸,可惜外界一直難窺其全貌,也無法要求漁業署徹底檢討並提出具體改善措施,才會導致政府每年發大筆預算而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仍持續枯竭,監委調查報告點出了漁政機關長期以來在政策制定與執行力的缺失,新政府不能再視而不見了。
水產為人類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占人類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約 17%),且魚肉轉換率高(為牛肉的六倍、豬肉的四倍),將有助人類在2050年有足夠的食物養活超過90億人口。目前全球約有12%的人口依賴漁業生存,全球漁業對GDP貢獻超過2700億美元,水產業在促進就業、提高糧食供給、創造收入、推動經濟成長與發展、保障糧食和營養安全等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遠景看好。
反觀台灣漁業正面臨可自由捕魚區域大幅縮減;鮪魚、鰻魚、烏魚、白鯧等經濟魚種資源逐漸消失;年輕人無意進入漁撈行業;出海捕魚風險升高等困境逐步走向衰退之路,為避免台灣成為「無魚之島」,蔡總統不能如馬總統般繼續被官僚系統蒙蔽下去,該拿出解決問題的決心與魄力出來,別讓靠海卻吃不到魚的噩夢成真!
*作者為農業博士,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農漁業雜誌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