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去做健康檢查,抽血、驗尿、X光、血壓、心跳等等,最後來到醫生問診。現在的醫院講求效率,經過了一個上午的檢查,一些生化檢驗項目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醫生看了看這些結果說,“從你的身高與三圍來看,你的身體算很健康…”。這其實是個虛構的情節,正常的情況是,醫生會依據手邊已經有的檢驗數據做初步的判讀與說明,不會只透過身高體重或三圍來告訴我們身體的健康情形。
同樣地,當我們想知道我們的自來水水質好壞的時候,也需要看很多的指標,簡單講就是「飲用水水質標準」。日前,一個民間NGO組織針對自來水原水與清水水質進行評比,結果是高雄市墊底。該評比採用了總硬度、總溶解固體量與導電度三項指標作為判斷的基準。對我而言,這有點像是醫生用我的身高與三圍來判讀我的健康情形一樣,基本上,失真。這三項指標都與水中陰陽離子的量有很強的關聯性,舉例而言,海水的這三項指標值都比一般的陸地淡水高很多,原因就是海水中的離子含量高(我們的吃的食鹽就是來自海水)。對水質的是否符合標準,還要考量的因素很多,包括:細菌性、化學性、與物理性指標等。
自來水的水質是否符合標準由「飲用水水質標準」判斷,只有符合標準(合格)與不符合標準(不合格),對於合格的自來水,沒有好壞之別。我過去在美國的一個生活經驗很是有趣,我所在的城市是賓州的Bethlehem,一河之隔是Allentown這個城市,雖然生活圈如此相近,但兩個城市的自來水喝起來差異很大。Bethlehem的自來水喝起來口感很順口(軟水,總硬度低),因為水源來自這城市山林的集水區;Allentown的自來水喝起來口感比較澀(硬水,總硬度高),因為水源來自這條兩城之隔的河川。因為口感的好壞屬於主觀的感受,因此,對美國人而言,無論軟硬,只要合於美國法規的都是可以生飲的自來水。當地居民對軟硬並不在意,那時候在意的倒是市政府希望在自來水中加氟的議題。最後公投的結果是:反對市政府的加氟的計畫,理由是擔心政府權限的擴張,如果這次可以為了保護牙齒的理由加氟,下次難保不會為了其他理由任意添加。
在台灣,我們有把自來水燒開的習慣,這讓水中總硬度高的水容易生成白色沈澱物(水中鈣、鎂離子的沈澱)造成不便,我們的飲用水水質標準也將總硬度這項指標列入了影響適飲性(口感)的項目中。對照美國、歐盟或世界衛生組織,並未把總硬度這項列為飲用水水質標準,主要是考量對人體的健康沒有影響。
自來水的水質好壞我們需要關心的是:我喝了會不會拉肚子(有些人出國在外前幾天會有類似經驗),以及我喝了對我的健康的影響。前者是立即的危害,主要的考量是細菌性指標如大腸桿菌群,後者是長期的風險,主要考量是化學性指標如有害重金屬與有毒化學物質。另一項與我們感官知覺最直接的,就是物理性指標,如水的混濁度、顏色、味道。颱風過後的自來水勉強供水,讓每個使用者退避三舍的經驗猶在,因為黃濁的水不應該是自來水。一眼可以看穿,或出現不該有的味道,讓我們可以即時警覺是最簡單確保飲用水安全的方法。然而,那些無法一眼看穿,卻對健康很有影響的物質,更是我們需要在意的。我們看不到微小的細菌,但飲用含有大腸桿菌的自來水會讓我們腹瀉;我們看不到水中的重金屬像砷,但飲用含砷的自來水長期下來會得烏腳病;我們也看不到有毒化學物質像苯,但飲用含過量苯這種致癌物質的自來水,長期下來將會有高的致癌風險。因此,自來水的檢驗合格率才是我們該關心的。
台灣的自來水規範,在長期風險的管控上已具國際水準,但在立即危害的細菌性指標則有待提升。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或其他先進國家對大腸桿菌群的要求都達到0,而我們還停留在允許每100毫升存在6個菌落數(CFU)的寬鬆標準,這才是我們該在意的。
台灣自來水主要來源是河川、湖泊、水庫與地下水,這些涵養水源的生態或環境都是很脆弱的。自來水水質像是我們對我們水源保護的即時體檢報告,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污染的水源無法提供高品質的自來水。
*作者為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創新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