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學的「學習歷程檔案」是新生事物。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於2019年7月15日公告《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要求高級中學應完備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其中內容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等。要提交至教育部「學習歷程中央資料庫」,說是「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但報載今年八月,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與教育部高教司朱俊彰司長在參加各地「新課綱座談會」時都表示:「新課綱中的學習歷程檔案,著重在展現學生校內課程及活動表現。」「不需要參加校外檢定或額外繁瑣的競賽活動。」
這就怪了,難道學校裡的學習才算學習?明明有許多學習活動是在校外進行。且不提升學補習班裡的學習,參加校外美術班、書法班、鋼琴班、體育班不算嗎?參加各種科學的、文藝的研習營不算嗎?參加各種民間乃至國際的競賽不算嗎?參加社區童軍團的服務不算嗎?參加英文檢定、計算機能力或各種技能檢定不算嗎?參觀博物館、美術館或聆聽音樂會不算嗎?更進一步說,看小說、雜誌、電影、乃至探索網路,不算學習嗎?
再說,「學習歷程檔案」本屬國民教育署的業務,與高等教育司何干?大學招生不是由大學自主嗎?可是為什麼教育部長與司長要說,只注重校內的課程與活動表現呢?原來教育部是想藉「學習歷程檔案」進一步改變以考試為主的招生制度——《要點》中規定,「資料庫的資料」得「作為大學招生選才之參據」。教育部曾公開表示,2022年大學甄選入學的計分,考生學習歷程表現、甄試(面試、小筆試)要占總成績五成以上,於是引來眾多家長強烈疑慮可能造成「軍備競賽」及貧富差距,部長及司長才不得不出來「滅火」。
然而,這「火」滅得掉嗎?預料問題將愈演愈烈。建立的「學習歷程檔案」如果不是真實的,大學招生端還會想看嗎?而如果中學及家長們發現大學招生端不看,教育部建立的相關資料庫還有啥用?又,在申請入學管道,大學招生端如果想看學生更完整的學習歷程(備審資料),教育部禁止得了嗎?於是,補習班與私立學校的「學習檔案製作專家」就可以「大顯身手」了。結果可想而知:資料庫提供的「檔案」不真實,學生提出的備審資料也不真實;整件事徒勞而無功!到最後教育部還揹上一個教大家作假的罪名。
教育之正道是在使人自我提升(孔子說的「為己」)而非順從他人(孔子說的「為人」);學習之要旨是在自我體會(孟子說的「自得」)而非「由外爍」。新加坡最近就在倡導「學習不是為了競爭與比較。」本來,鼓勵學生為自己建立學習歷程的紀錄,從而自發向上,是一件好事。就像鼓勵學生寫日記,每日反省,是件好事。但若規定一個人的日記要讓他人檢查,請問這樣的「日記」還是真實的日記嗎?同理,若要求學生每學期填寫「學習歷程檔案」上傳,以備評比高下,這樣的「學習歷程檔案」所紀錄的就一定不是真實的學習歷程。
申請入學管道大學的招生方式,本來應該由大學招聯會或個別大學自己去傷腦筋,毋須教育部越俎代庖。在未來「少子化」的大趨勢下,許多大學為了招生,預料「學習歷程檔案」也不過聊備一格,不會受到重視。
在此建議:在多元考量的時代裡,教育部的角色只須提供良好的制度、平臺與充分的支援,而不去干預;要讓各種入學方式並存,互相調整。教育部在建立平臺鼓勵學生填寫「學習歷程檔案」時,應讓學生有充分的自由,絕不可要求這一檔案必須與升學掛鉤。如果顧慮申請制有利富害貧的因素,則教育部一開始就應限制申請入學管道的名額。
許多善意的措施到後來不得善果,都是因為政府管太多——想到什麼就意欲全面推行,卻又思慮不周。多年來教改的失敗原委在於此,學習歷程檔案之事當也可如此看待。
*作者為《通識再現》主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