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潘文忠於10月16日赴行政院報告「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規劃,該方案是以「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為主軸,由「高中職生涯輔導計畫」向下扎根搭配「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及「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協助青年職涯探索同時亦兼顧生活及國際體驗。全案預計自106年8月正式推動。這樣的計畫一出現,批評聲浪不斷,媒體不斷報導這是一個對弱勢學生不公平的制度。
仔細閱讀其計畫內容,此計畫的目的是希望高中職畢業生不再以升學為唯一的生涯規劃。可以選擇工作(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或是自行規劃各式各樣的計畫親身執行(青年體驗學習計畫),試圖改變現下高達85%的學生繼續升學的狀態。這樣的出發點相當正向,試圖讓同學有更多的選擇機會,看清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筆者相當認同多元升學的概念。因為當全台灣的學生汲汲營營於相同的考試項目,每一個學生都將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如果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學生將有機會去做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情,從事自己有興趣的課外活動。擅長資訊的人可以自行研習程式,喜愛思辨的可以參加辯論活動。在不同的課外領域各自有所表現和學習,這些的體驗和學習,帶給自己的成長,將遠遠超過課堂上被逼迫學習的內容。然而,制度的設計,總是將立意良善的理想化為烏有。還記得12年國教推動的初期,將擔任幹部、志工及各項才藝競賽都納入升學加分的範圍,一時之間各種神奇的景況在台灣上演。學校為了讓大家都有加到分,全班都成了幹部。家長為了增加志工時數,天天在幫小孩找當志工的地方。補習班甚至出現體適能課程,只為了讓學生能在體適能檢測上有好的表現。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筆者認為,制度只是將一些自認為多元的項目加入評比項目。評分項目全部列出,要有才藝要有服務又要有體適能,學生汲汲營營的事務越來越多,到頭來,大家還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不難想像,一個同學想去參加一個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家長和老師不在乎活動的內容,也不在乎能學到什麼,只在乎這個項目能不能加分,在不在教育部條列的範圍。要改變這樣的情形,唯有打破條列式的升學方式,不要條列式的告訴大家什麼加分什麼不加分,因為這只是再次侷限了個體的發展空間。
回到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計畫,其實它根本不是一個升學制度的實質內容。它只是一個鼓勵高中職學生不一定非得升學的計畫。希望透過鼓勵和補助,增加大家願意嘗試其他可能的機會。這個計劃很雞婆,它擔心大家害怕自己現在去做了別的事情,去工作或是去NGO服務後,讀的書都忘了,無法再回來考試。所以在計畫中的配套措施加入了可以免採計考試成績。這是相當前衛的想法,然而,在社會大眾獨尊升學的觀點尚未消弭之前,立意良善的計畫只會成為家境較優渥的學生擠破頭的第二升學管道。因為這些家境優渥的家庭,有更多的資源為自己的孩子安排各種各樣的「體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