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創業家戰鬥力─合成VS分析

2016-10-28 06:50

? 人氣

MBA學生畢業後最常有的幾個職業出路包含了專業顧問公司或者大企業的策略部門,因為他們所習得的是「在既有大企業的框架下尋求突破」的能力——還有怎樣在週四晚上的趴踢中喝到爛醉隔天早上九點還能西裝筆挺地進行專業簡報的能力。(圖/US Embassy@FLICKR)

MBA學生畢業後最常有的幾個職業出路包含了專業顧問公司或者大企業的策略部門,因為他們所習得的是「在既有大企業的框架下尋求突破」的能力——還有怎樣在週四晚上的趴踢中喝到爛醉隔天早上九點還能西裝筆挺地進行專業簡報的能力。(圖/US Embassy@FLICKR)

這個月初我回了母校HEC Paris一趟,為MBA學生們做了一個演講。雖說是演講但我並沒有準備講稿,而是要求現場約五十名左右的學生問我任何一個天馬行空的問題,然後像搭橋一般地,我們從一個問題拉到另一個問題,引出更多問題,更多論述,最後整個討論順利地涵蓋了風險資本和新創的主要課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由於聽眾是MBA學生,討論過程中屢屢觸及「MBA作為創業家」和「MBA作為風險資本家」的話題。學生們問我這兩者需要什麼樣的關鍵能力,我回答說對創業家和風險資本家來說,最重要的都是「合成(synthetical)」的能力,而非MBA課程(乃至於大多數學校課程)中教授的「分析(analytical)」的能力。

大部分學校的專業課程都是由學術驅動的,而學術的領域絕大多數是分門別類的「從上而下(top-down)」結構,大多數的精神因此被花在「在結構中分析並理解事情」的工作上。

以我當年主修電機工程來說,核心三大課程分別為「電磁學」、「電子學」和「電路學」。僅管廣義來說後兩者是由前者衍伸而來,但在幾百年來的科學和工程應用進化下,這三大領域都已經各自衍伸出自己完整的抽象和實體工具系統,因此各自作為一個完整的領域,分別由不同專業的教授整理授課。

在這種教學之下,學生循序漸進地在學理系統中學習理論,拆解問題,即使是公認教學體系最優秀的史丹佛大學與柏克萊大學等美國名校,學生所面對的大多數學校裡的挑戰大多是「分析」的,少有「合成」的。

MBA的課程稍微靈活一點,因為採用了由在不同職業領域工作多年的學生們進行團體討論的「商業案例(case study)」形式,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商業案例發表自己的意見,多少有點「從下而上(bottom-up)」的腦力激盪效果。但多數課程還是放在商業學術的框架下,不管是市場學、策略、企業金融甚至於談判學,最終都會在學術出身的教授引導下回到分析架構中,就算在腦力激盪中生出的僅有的一點「合成」也很容易在學術的架構下被埋沒。

這也是為什麼MBA學生畢業後最常有的幾個職業出路包含了專業顧問公司或者大企業的策略部門,因為他們所習得的是「在既有大企業的框架下尋求突破」的能力——還有怎樣在週四晚上的趴踢中喝到爛醉隔天早上九點還能西裝筆挺地進行專業簡報的能力。

但在創業的世界中,需要的往往是和「分析」相反的能力:「合成」。

想像一下:當一個創業家辭掉財星五百大的工作,註冊好公司,開好銀行帳戶,賣掉自己的休旅車換得創業基金存入帳戶中,搭了公車回到他在森尼威爾的自家,走進空曠的車庫,在工作桌前坐下來,打開筆記型電腦,此時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會是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