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文觀點:藝術大學聯合呈現的真義

2016-10-24 07:00

? 人氣

所以我們知道一個新文化運動的產生,除了要具備基本的論述外,還要累積一定的能量,並且需要長期持續推動來營造社會共識,以產生新的公民意識與思潮。台灣先天就蘊含豐富的多元社會,不但可以創造出靈活的人文多樣貌生態,更符合近代跨界文化發展的潮流與特點,以藝術院校散落各地的特質出發,透過創造性藝術展演的行為模式,進行地域間參與式的社會服務運動,然後達到移風易俗,甚至創造人文藝術氛圍的期待,到底這個猶如金剛合體般的偉大夢想,在虛實之間,究竟要如何來佈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學術單位在意的應該是創造學術價值,而藝術大學則是貴在藝術教育與專業理念的徹底實踐,強調的不在於個人成就,而是所有「應力張量」(stress tensor)的合力行為(resultant force)所產生的相加結果。清楚來說,就是強調個體必須拆除內心猜忌的藩籬,才會創造團隊合作的契機,因為文化素質講究的是品味修養,不是背地的持續鬥爭。荷馬史詩膾炙人口的特洛伊戰爭,記載木馬屠城記〝Trojan Horse〞說的不只是團結合作,以小博大的成功先例,而是記取貪婪與虛榮才是致命的主要根源。

2009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畢業製作《亨利四世》
北藝大校長楊其文認為,共識先於合作,藝術院校若要合作,首先要建立分享的概念,藝術院校各自的領域跟資源廣布。

共識先於合作,藝術院校若要合作,首先要建立分享的概念,藝術院校各自的領域跟資源廣布,而且校際之間的專業屬性不同,師資與學生的來源與發展不一,所以第一步就要先行盤點彼此的特色,那些可以用來發展成為創作素材,又要如何相互學習借鏡,如何來進行組合或分立?舉例來說,以北藝大具備六個學院的辦學特色,在藝術實踐上,已經累積二十三年關渡藝術節的執行經驗,在展演藝術行政也有豐富的國際連結,這樣的實力若是可以跟其他院校進行經驗分享,提供相互參考的機會,帶動的就是台灣整體藝術教育資源的提升。

第二步就是要成立聯合的創意構想小組,一個演出或計畫的推動,必須要有縝密的發想過程,特別是跨界跨域的整合,在創意結合演出與技術的實現過程,都需要一步步的發展與調整,一切都還沒進行正式排練前,就要先建置好共同的觀念(Brainstorming),才會有創意概念(Creative Concept)的產生,異業與異界的跨文化組合,表面上互不相關,但是經過文本設計與結構發展的連結後,反而是現代藝術潮流中最有趣的實驗成效。幫寶適(Pampers)是一個專賣嬰兒紙尿褲的知名公司,他們在英國奧林匹克的廣告期間,將嬰兒包著尿布爬上爬下,顛顛簸簸,跌倒爬起的過程,巧妙比喻為奧運選手訓練的艱辛過程,不但成功轉化公司形象,創造產品行銷,更與運動精神完美連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