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文觀點:從世界風潮看大學併校風波

2016-03-16 07:00

? 人氣

南藝大學生北上,表達反對南藝大併入成大。(曾原信攝)

南藝大學生北上,表達反對南藝大併入成大。(曾原信攝)

風雲捲起的國際併校熱潮

二十一世紀以來,歐洲大學都在熱切談論合併或聯合大學的計畫,幾乎超過一百間的大學在進行合併案,歐洲大學聯盟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EUA)更在所屬網站,建構含括歐洲四十七個國家正在進行整併的全區地圖,歐洲在2012年共有八所,2013年有十二所,2014年有十四所大學正在進行超級大學super-universities的合併計畫。英國BBC在去年十一月份更以「大就是美好的大學整併」做了一篇主題報導,內文探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到底是甚麼因素造成這股瘋狂的大學合併風潮?是否基於提升大學排行,並吸引最優的人才入學,才能吸收大量學生跟爭取更多的研究經費資源?或是忠實反映大學預算刪減後的後果?

歐洲大學聯盟EUA的公共政策兼財務執行長湯姆士伊斯曼Thomas Estermann認為合併後帶來大量的職員跟學生數目,會讓這些超級大學具備更大的影響力或操控度,他說大型大學不但可以獲得更高的形象,還可提升國際聲望,合併是合理化跟降低大學被複製的可能。當然年輕學生人口減少也是原因之一。另一位歐盟負責人布蘭登歐瑪莉Brendan O'Malley也警告說大學整併的考量,不能只看見減少支出的唯一理由。

歐洲大學聯盟的另一顧慮是:大學完成整併過程中,經常被低估的就是需要耗費的時間很長,至於合併後將獲得的收入或結餘的節能效果,也許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慢慢顯現效果。在整併過程中,必須要顧及原有辦學的學術教育目的,以及考慮合併過程中必須付出的機會代價,有時候讓個別系所或學院直接跟相關企業進行實質的異類結盟,甚至比整體學校的交換合併更有效用。

轉型中的國際案例

歐盟建立以後,國際情勢跟大學學制開始出現變化,自2005年起,丹麥跟愛沙尼亞率先帶動大學整併風潮,在2000-2012年之間,愛沙尼亞的大學從47所降至29所,減少約三分之一,位在首都的塔林大學University of Tallin,一口氣整併了區域型的八所小型學院;在丹麥則將十二所大學整合為八所大學,並且將一些政府的研究機關一併納入大學的編制內。世界大學新聞更報導說,急起直追的挪威,計畫將十四所大學跟學院合併成為五所新的大學;芬蘭的西貝留斯音樂學院也跟當地的美術學術學院及另一學院合併為ㄧ所綜合大學。

塔林大學是歐洲大學聯盟中比較年輕的學校。(來源:EUA)
塔林大學是歐洲大學聯盟中比較年輕的學校。(來源:EUA)

法國也不惶多讓,他們計畫先將政府支持的學校或研究機構,轉換為融合一體,類似社區傘狀般的共同關係後,再考慮進行合併作業,其中較為矚目的就是最大的整併計畫,將排名很高的生態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HEC商學院HEC business school;巴黎第十一大學Universite Paris-Sud,整併後成為「巴黎跟薩克雷地區的聯邦大學」,這樣的共同目的,就在建立一個朝向國際十大名校排行榜的清楚目標邁進。當然後續更多的大學整併計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