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期待「超強種子」,還是期待「后稷」?

2016-10-24 06:30

? 人氣

雪中教稼園內的后稷雕像。

雪中教稼園內的后稷雕像。

看到一篇報導,開頭第一段這麼寫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外研究顯示,氣候變遷中,「看天吃飯」的農民與農業傷害最大。台灣年初的寒害,連平地都下雪,即使進入秋季,颱風頻頻,累計今年以來農損已超過百億、菜價飆出史上新高紀錄,民眾都很「有感」。因應極端氣候,很多人都想問,未來的堅韌種子會在哪裡?我們的糧食安全是否無虞?(註: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

我的大學學歷是農學士,農業科技的夢想就是有一個品種能夠「產量高抗旱+抗病」,當然,那種夢幻品種從來沒有出現。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從事過一天農業科學,我第一個工作就是新聞記者,一路走上寫作與評論之路。而在我的歷史故事寫作過程中,看到了另外一個典範:后稷。

話說堯的時代,天下洪水氾濫,堯命鯀治水,九年無成,被舜在羽山給「殛」了。然後用鯀的兒子禹治水,十三年有成,禹治水有功,而成為舜的繼承人。

在那洪水滔天的22年當中,老百姓當然很慘,他們都搬到了地勢較高的地方,可是他們在那裡無法從事農耕,當時更不可能有「一粒超強種子」,只能採摘野果、野菜餬口,山澤中的食物有限,吃完了,怎麼辦?

堯命一個名叫「棄」的臣子,教導百姓在山區隨地勢造屋居住,並且研究在山區耕種的方法。三年多以後,老百姓不再面有饑色。於是堯任命棄為農師(農官),給他封地以及「后稷」的稱號(后:國君;稷:一種禾本科農作物名稱,也用做穀物的通稱。后稷就是「穀王」的意思,今日用語則是「農業達人」),並以「姬」做為他的姓氏,他後來成為周朝的祖先。

黍稷。(百度百科)
黍稷。(百度百科)

棄的來歷是一個傳奇:棄的母親姜嫄踩到一個巨大的腳印而懷孕,生下了棄,將孩子棄置在小巷子裡,但經過的牛馬都避開,不踩到小娃娃。姜嫄又想將孩子丟棄到樹林中,但樹林中剛好有很多伐木的人經過(不方便棄嬰)。於是將他放到結了冰的池塘中間,卻有許多鳥兒飛來,張開翅膀蓋住那小兒保暖。姜嫄覺得這孩子有神力保護,才又將他抱回家撫養,長大命名為「棄」。

棄從小就喜歡種植各種農作物,並且研究各種不同性質的土壤,適合種植什麼作物;考察不同顏色的土壤與各種不同的地勢,讓各種不同的作物得到最適合的生長環境。

也就是說,后稷其實是一位農業科學家(只不過沒有農學士學位而以),他沒有「超級種子」,可是他能教導老百姓「在高地種田」。

回到今天,全球異常氣候已經是「新常態」,颱風、豪雨、乾旱都會愈來愈「暴烈」,這是我們知道的事情,那就不必等待「洪水滔天」,再來「遷移高地,改種作物」,現在就可以開始研究,那些沒有淹水紀錄的高地勢,可以種植什麼作物;同時開始培育「成長期縮到最短的作物」,以應付災後需求。當然,所有食物都可以進口,加速對外採購機制是眼前最需要建立的,然而,當全球氣候變遷成為趨勢,萬一哪一天,國外買不到糧食時,怎麼辦?

這就超過了農業科技,而是政治層面的問題:政府與官員是不是對人民的苦難念茲在茲?如果是,則不等災難臨頭,政府就都設想好了;若否,問題發生了,撂一句「哪裡有超強種子」,就搪塞過去了。

人們更期待超級種子?(網路圖片)
人們更期待超級種子?(網路圖片)

其實幾千年前也有政治問題:

鯀當年是反對舜接班的主力人物,可是搖執意要交棒給自己的女婿舜。而舜既然「殛」了鯀,卻又用禹治水,與的治水方法可能修正了鯀的錯誤,但是禹的治水知識卻全都是老爸傳授,焉知若不殺鯀,鯀不會修正自己的錯誤?

當然,以上是一種「陰謀論」,然而我想要申明的是:政府與官員若是真心為民,就會把人民的苦痛排在最先考慮,就會跟堯與后稷的思考、作法一樣。同時,培育出「超級種子」的可能性委實不高,但若有「后稷思考」,則不必期待「超級種子」。

逆向思考一下:農民不期待「后稷」,而期待「超級種子」,莫非心裡認為,今天的政治根本不可能出現「后稷」啊!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