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今(16)日下午發布新聞稿表示,內政及少數民族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司法及獄政委員會聯席會議於昨(15)日審查通過監察委員王幼玲、田秋堇、高涌誠的調查報告,就托幼不當管教頻傳,衛福部與教育部未整合兒保政策之違失,糾正衛生福利部與教育部,3監委也召開記者會進行說明。3監委要求,行政院督促衛福部、教育部與法務部確實檢討改善,共同落實兒童權利公約規定,以保障兒童人權。
調查報告指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9條第1項第2款「身心虐待」及第15款「其他不正當行為」,長期缺乏明確認定標準,同法第83條第1款又有「妨害兒童身心健康」之規定,不僅讓第一線調查處理個案的社工人員有所困擾,受害人家屬亦難信服調查結果。報告指出,尤其嘉義、臺中2起幼童被以膠帶綑綁或長時間限制在座椅的爭議案例,地方社政機關以行為有無反覆性等理由,評估未構成兒少權法第49條第1項第2款「身心虐待」及第15款「其他不正當行為」之違法。
監察報告:無從追究行為人責任 顯示兒少權法不周延
調查報告說明,相關法令規定於具體個案適用結果,卻無從追究行為人責任,此案例的行政調查結果無法對外界明白宣示「限制人身自由或孤立」幼童的行為係屬不當,恐難促使教保服務人員及機構警惕改正,實凸顯兒少權法令未盡周延問題。
調查報告指出,刑法已修法明定「凌虐」行為不以反覆性為要件,社政機關對於違法程度相對較低的行政不法要件,自我要求高於違法程度較高的刑事不法要件,尚待深入檢討,衛福部未能確實檢討兒少權法執法情形,釐訂執法標準,行事作為消極,允應加強檢討改善。
王幼玲、田秋菫、高涌誠表示,衛福部於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自2014年6月4日公布施行多年之後,仍疏於跨部會研商、整合兒童保護之相關立法政策,且未確實檢討執法情形,釐訂執法標準,致爭議頻仍,又對於托嬰中心不適任人員的監督列管,長期空有規定卻無推動執行之配套措施而久未落實。
監委:教育部未依限立法管制教保人員不適任 形成虐嬰事件的漏洞
王幼玲、田秋菫、高涌誠指出,教育部對其主管之幼兒園,未能依限完成教保服務人員消極資格立法規劃事宜,致幼兒園與托嬰中心不適任人員未能同步立法管制,存在3年時間落差,就建構周全的兒童保護網而言,無異形成漏洞。王幼玲、田秋菫、高涌誠認為,兩部會督管作為消極,致使原負有保護、教育義務的托嬰中心與幼兒園竟虐童事件頻傳,且不適任人員仍得以在托嬰中心及幼兒園間流竄,確有怠失,爰糾正衛福部與教育部。
另外,調查報告指出,教育部與衛福部應基於中央主管機關權責督促地方政府落實改善;並於制度面,指出「兒虐案件判斷不易,宜及時保全證據,避免行為人案發後藉詞規避責任」、「現行幼教產業結構容易發生虐兒環境,中央宜注意地方輔導督管資源是否充足」、「衛福部與教育部未以兒童為中心,對於托嬰中心與幼兒園各自為政的監督管理,部分立法政策不同調。」包括兒少權法沒有體罰、不當管教等違法程度較輕的規定,托嬰中心強制規定應裝置監視錄影設備,然幼兒園卻尚未規定。
王幼玲、田秋菫、高涌誠表示,行政院允宜督促所屬通盤檢討研議相關問題,並落實執行各項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