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2018年預測也認為,佛州當年孵化的海龜至少90%都是雌性。該研究作者英國學者霍克斯(Lucy Hawkes)說:「全球的海龜性別比例已經失控了。」每年夏天都在維德角群島進行研究的西班牙科學家馬可(Adolfo Marco)也說,「雄海龜至少會消失20年至30年,那就完全不會有下一代。」
但霍克斯也指出,觀光客暫時不會感受到什麼變化,因為海龜壽命可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每年又可產下1000顆卵,而且從外觀很難分出海龜的性別。
海龜是觀光命脈 維德角推廣保育
性別失衡不僅是海龜一族或生態系的噩耗,也是人類的危機。「與海龜共游」的觀光效益是維德角重要經濟來源,每年吸引數千名歐洲遊客,全國各處都有海龜形狀的可愛標誌和紀念品,觀光收入佔全國GDP15%以上。
「海龜就是維德角的品牌,」該國海洋經濟部副部長韋加(Paulo Veiga)說。
為了保住經濟命脈,維德角政府與環保組織密切合作,政策上也不遺餘力保護海龜。包括把飯店稅金提撥為淨灘資金,雇用保全人員防止不肖走私客偷挖龜卵,甚至築起籬笆防止天敵掠食者攻擊小海龜等等。2018年,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SFWS)也透過「海龜保育基金」(UMarine Turtle Conservation Fund)贊助53800美元(約台幣164萬元),幫助維德角保育工作。
面對千里而來的遊客,維德角的導遊也努力宣傳氣候變遷等環境教育,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海洋保育危機。「他們只把海龜看成玩具,我們必須告訴大家這些問題,」致力推廣生態旅遊逾20年的導遊羅德里戈(Manuel Delgado Rodrigues)說
人類「幫忙搬家」改善小海龜性別平衡
每年7到10月的繁殖季節,赤蠵龜會憑藉體內磁場辨別方向,從海上游回出生地點產卵。雖然一隻成熟海龜身長可以接近1公尺,剛孵出的海龜卻非常「嬌小」,可能不超過5公分。為了讓寶寶順利爬回海裡,海龜習慣把蛋埋在離海水較近的沙灘上,但這種特性反而讓牠們容易曝曬在陽光下,影響性別比例。
為了海龜保育,科學家也想出各種奇招以改善性別失衡。許多學者駐紮在維德角博阿維斯塔島(Boa Vista),半夜拿著紅外線手電筒「跟蹤」海龜媽媽(普通白光會讓牠分心),有時還要等待牠打個瞌睡,因為從海上回來的旅程太過疲累,海龜可能會先在沙灘上小憩一下。
馬可的研究團隊出發追蹤海龜時,《華郵》也記錄下詳細過程。一行人全部趴在地上,不敢驚動海龜,人們看著海龜媽媽挖出50公分深的洞,慢慢產下74顆如高爾夫球般渾圓閃亮的卵,比平均產卵數稍微少了一點。
Did you know 99 percent of green sea turtle hatchlings on the #GreatBarrierReef are female? The culprit is #globalwarming pic.twitter.com/BqZ4g1VmW1
— DW Global Ideas & Environment (@dw_environment) February 20, 2018
海龜媽媽產卵後通常會馬上離開,再也不會回來。等她消失在海水中,科學家就立刻把卵挖出來,挪到有遮蔭的沙灘角落,幫龜卵找一個涼快的家;此外,在沙灘安裝定時灑水器,或者把龜卵分成一小窩一小窩以避免溫度升高等方法,都證實可以促進海龜寶寶的性別平衡。
大約50天之後,小海龜開始破巢而出,科學家也會把牠們都裝進籃子,帶到離海邊較近的距離讓牠們自行爬回海裡,人類也在一旁監督,隨時準備好阻止螃蟹等動物吃掉小海龜,看著小不點被海浪帶走,至此才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