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加泰隆尼亞—身處在地球兩端的示威者串連在一起,香港成為近日國際上的熱門話題,香港甚至即將舉辦聲援加泰的集會。香港社運引發蝴蝶效應,會變成全球化的新模式嗎?在街頭以外,各地的可比性實際有多大?德國之聲就此採訪了香港國際關係學者陳偉信。
德國之聲:香港和加泰隆尼亞的示威成為討論熱點,許多人把兩者相提並論,您認為它們有何共通和相異之處?
陳偉信:
最多人討論的當然是示威模式,加泰隆尼亞民眾學習了香港的行動模式,國際間已有許多討論。其次,加泰隆尼亞和香港都是在國內擁有自治權的行政實體,示威背後是地方與中央政府的角力。第三,兩地在國內的經濟地位舉足輕重,加泰隆尼亞佔西班牙GDP大約兩成,香港佔中國的GDP比重雖然愈來愈小,但是佔中國外國直接投資(FDI)高達70至75%,經濟地位毋庸置疑。
如果說社運和實戰模式,兩場示威可以拿來比較;但他們背後的訴求、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法理框架,其實都很難相提並論。
德國之聲:為何這麼說呢?兩場運動有哪些迥異的地方?
陳偉信:
首先,兩者訴求不同。加泰隆尼亞提倡的是獨立運動,從2015年提出獨立路線圖、2017年舉辦公投到2019年的判刑結果,都是獨立運動衍生出來的效應。相反的,香港反修例運動的「五大訴求」當中,獨立並不是選項。
第二,兩場運動的法理框架不一樣。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的訴求超出了自治法容許的範圍,雖然示威者想把事件塑造為對抗威權政體,但是在法理上,現在的獨立訴求與自治法框架有一定距離。這也是為什麼西班牙政府堅持,認為加泰政府有責任平息示威。然而,香港示威所爭取的都是「合法訴求」,獨立調查委員會和雙普選都是基本法框架下所允許的事。
德國之聲:那麼對於政府如何處理示威,外界應該抱持同一標准看待嗎?
陳偉信:
兩者不能直接比較的是,西班牙政府是民選政府,即使你覺得她的民主不夠盡善盡美,西班牙和加泰政府的確是選舉產生的。而北京和香港政府的民主成份很有限,且受到強烈質疑,這部分很重要。地方與中央政府的關係也很不同,馬德里政府的對口溝通單位是加泰政府,但是港府在事件中某種程度其實代表了北京,而港府本身也是示威者針對的目標。
政府有多大權力處理示威是另一個問題,加泰政府的權力是高於港府的。在加泰隆尼亞,政治協商仍然是主流可接受的方案;但是我們看香港,當局才剛剛跟歐盟官員說「You cannot negotiate with the mobs」,在這種情況下,加上本身體制上的局限,港府處理問題的手段和授權相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