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高通與台灣經濟部簽署MOU,根據媒體報導,這份MOU係為了推動台灣建立5G技術與物聯網產業鏈,高通將投資百萬美元,在台灣設立5G實驗室與研發團隊,預計在2016年11月正式運作。
以這兩天的媒體報導來看,對於高通與台灣簽訂5G發展MOU這件事,其實是很冷的,不只是冷靜,而是冷淡,就是一個行禮如儀的公關活動,如此而已。
對於MOU這件事,我一直都很疑惑,這明明該是一件好事,但為何總被覺得是沒有用的事。MOU其實是一個可以用的工具,畢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MOU就算沒有法律效力,也是一個開始。
但糟糕的是,台灣政府,不論是中央到地方,聽到國際大廠就頭腦發熱,聽到MOU就兩眼發直。
去年,基隆市與台中市都與思科簽訂了智慧城市發展的MOU。一年時間過去,我其實不知道思科與基隆、台中合作發展了些什麼,我只知道,思科台灣對於這兩個MOU始終沒有多談,只搪塞說一切都在討論中。
說實在話,不論是台中或者是基隆,這兩個與思科簽訂的MOU,在我看來,更像是思科業務團隊的業績。當基隆市長說出:「希望爭取思科在基隆設立創新中心」,我一半是難過一半是生氣,因為,這就是一個完全不懂外商業務邏輯的笑話。
這兩個MOU為何後來沒有下文,我個人簡單的推測,就是這兩個城市以為與思科簽定的智慧城市發展MOU,代表的是思科會來投資,會因此衍生出很多的商機,但真正開始執行之後,才發現是有投資沒有錯,但只是投資的人不是思科,而是自己,這是一個要拿錢出來買東西建設的投資案,思科不是投資者,而是供應商。
上一次讓我印象深刻MOU簽署儀式,也是由台灣經濟部出面與國際大廠簽訂的MOU,是在2008年與英特爾針對WiMAX發展簽訂MOU。當時可不只是百萬美元投資設立實驗室而已,英特爾可是承諾將在台灣投資加上採購合計5億美元,共同推動發展WiMAX產業。
但這個MOU最後不了了之,不論是投資或者是採購,什麼都沒有,只換得了2年後當時的英特爾執行長Otellini來台簽署的另一個MOU。
2012年,台灣經濟部與英特爾簽訂了雲端產業發展MOU,根據當時媒體報導,「根據備忘錄內容,Intel將提供台灣廠商技術訓練,主要核心則在台灣雲端運算產業聯盟所推薦的英業達與緯創資通。而中華電信也允諾加入昨日於舊金山成立的開放資料中心聯盟(Open Data Center Alliance),積極推動雲端產業架構標準。而Intel則將自2011年起,提供中華電信包括雲端技術與資料中心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的技術研討與諮詢協助。
此外,Intel也與國科會合作,將與國科會未來遴選出之大學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未來3至5年內,將投入約7.5億元新台幣的資金,針對連接區域與廣域網路的嵌入式裝置進行研究。經費將由Intel、國科會與該大學三方平均分擔,國科會所運用的經費,來自年初起推動的跨國研發中心推動計畫。Intel亞太區技術行銷服務事業群執行總監黃逸松補充,屆時將由Intel實驗室指派總監級以上員工長駐台灣,促進先進人員技術交流。」
說實在話,這份MOU內容的前兩項,看起來更像是廠商做球給政府,畢竟,沒有這個MOU,英業達、緯創、中華電信就找不到英特爾合作嗎?至於後面的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究投資等等,我不知道到底落實了多少。但我知道的是,2013年,台灣政府有一個70億元的十朵雲計畫,當時的政務委員張善政表示,「政府將投入70億元建10朵雲,機房和伺服器基礎建設以共用為原則,9月底將啟動雲端開發測試平台,媒合政府雲的商機給國內外軟硬體業者、電信業及資料中心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