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巴馬政府擔任要職,本身傳達的訊息就是延續歐巴馬的政策,換句話說就是在競選歐巴馬的第三任任期,希拉蕊本身只能對其政策做出改進或是些微調整,並無法做出強烈的批評。不管是誰,於這種情形下,都會很難拿捏分寸,稍有不慎便會出狀況,像是競選期間希拉蕊丈夫前總統柯林頓,曾批評歐巴馬的八年是糟糕的八年又說其健保政策很糟便造成不小的風波,還得事後澄清說是政策可以更好;不做出修正又讓選民感覺不到改變的氣氛。
只能說如履薄冰。另外,以歐巴馬的立場來說,當然希望延續其政策的生存長度,所以說更容易利用他自己的高人氣來助選,換得希拉蕊對其政策延續的承諾;他也了解希拉蕊不甚敢批評他,因為一旦批評不只是造成其立場的尷尬,更是觸怒美國重要的族群—黑人。希拉蕊好不容易花好久年跟黑人搏感情來換得他們基本的支持,所以更不可能強烈批評第一位黑人總統來破壞好不容易經營出來的支持;但悲劇的是,畢竟希拉蕊是白人,再怎麼搏感情、下重本,也換不到像歐巴馬一樣的黑人高支持率,從這次黑人投票人數嚴重下降就可以看的出來。
希拉蕊就是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競選:基本上已經失去擬定政策的彈性,又無法大開大闔地進行選舉策略擬定。當然,希拉蕊本身也不是沒有想到彌補措施。綜上所述,她能操縱的範圍,又能跟歐巴馬不同的也只剩她的女性身分。這也是她在這次競選中不斷強調的主題之一,從她不斷撥放自己在北京的那段「女權就是人權,人權就是女權」的演講,就可以略知一二;在黨提名大會第一天,她那段把各位男性美國總統集合到銀幕上,並應聲打碎所有總統集合起來的畫面,她本人出現在其後,象徵著女性的玻璃天花板被打破,終於出現第一位主要政黨的女性總統候選人,這個重要里程碑。
說實在的,這樣的形象確實成功,但是也格外薄弱。歐巴馬以黑人身分成功吸引黑人選票的前提是黑人本身長期的被壓迫及歧視史,而且現在依舊存在,因此情感上的連結當然會極為強烈;但是身為女性,這項身分差別並沒有明顯的同質性,也就不會有強烈的情感連結,以女性牌做為號召反而有可能變成一個說服力極差的邏輯: 因為我是女生,你也是,所以投我一票吧! 而且希拉蕊本身個性與遭遇跟其他女性差異極大,因此更難引起共鳴。也就是說以女性的身分作為選戰的著力點本身非常難以操作以及獲得共感。當然這個策略卻因為川普的淫穢言論錄音被公布而使得希拉蕊陣營而獲得了意外的力量,讓選民的女性意識突然抬頭,這真的是運氣好而已。
另一方面,希拉蕊當然想拓展另外族群的選票來彌補黑人選票的喪失,所以她便把目標指向人口不斷增加的西語裔。這就是她會選擇西語流暢的凱因做為她副總統候選人的重要考量。另外,川普對於西語裔的指控與汙衊確實也成為強大的號召力,促使西語裔票投希拉蕊來反制川普。這次大選投票可以發現西語裔的人數有上升,便可知道這項策略的考量正確,希拉蕊希望西語裔能夠彌補黑人與工人票的損失。但是從這次大選的結果看來,希拉蕊流失的選票太多,根本無法彌補在搖擺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