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爭延燒1年多後,在10月11日的第13輪談判達成「一項實質性的第一階段協議」,而《彭博社》指出,第一階段的協議內容包括不再加增關稅,但不等同取消關稅、規範智慧財產權、不操縱貨幣,以及中國採購大量大豆、豬肉和其他農產品。不過解除華為黑名單和協商最終協定,並未納入第一階段協議,且路透獨家披露,中美可能不會在APEC峰會簽署該協議。
還在協商最終版本 可能趕不上APEC峰會簽署
美國與中國原計畫在11月16、17日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元首峰會上,簽署第一階段協議,但1名美國官員29日告訴路透,由於來不及完成最終版本協商,因此可能不會在智利的APEC峰會簽署該協議,「若沒在智利簽署,不代表談判破裂,而是還沒準備好,我們的目標是在智利(APEC峰會)簽訂,可是部分內容還沒準備好,不過這是很好的進展,且希望能在智利簽署」。
Exclusive: U.S.-China trade deal might not be ready for signing in Chile - U.S. official https://t.co/C97YTS9fzq pic.twitter.com/FZYiuNRZSo
— Reuters (@Reuters) 2019年10月29日
美國白宮副發言人狄爾(Judd Deere)表示,中美雙方仍在協商第一階段協議的最終版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則在29、30日接連回應,雙方談判代表25日通過電話,同意妥善解決各自主要關切議題,確認部分文本的技術性磋商基本上已完成,「雙方談判代表將於近期再次通話,在此期間兩國會持續趕緊磋商,希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找到妥善解決經貿問題的辦法」。
Terms of Trade: Here's what's in (and not in) step one of the U.S.-China trade deal https://t.co/CzHxc3OqhQ
— Bloomberg Next China (@next_china) 2019年10月28日
不增關稅、規範智產權、採購大豆豬肉
《彭博社》28日報導指出,第一階段協議內容包括停止加徵關稅,但不等同取消關稅,像是9月1日開始對11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的15%關稅,以及原本就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課徵的25%關稅依然存在,不過預計12月15日對1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可能取消,因為課稅產品包括智慧手機、玩具等大眾消費品。此外,中國也對智產權做出讓步。
中國2019年初通過智產權和外國投資新法規,並成立智產法院來審理相關訴訟案,但關鍵問題在於中國會不會強力執法。美國8月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不過在第一階段協議中,雙方承諾不會操縱貨幣,而中國也同意向美國購買大量大豆、豬肉和其他農產品,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希望中國採購量能增加1倍,但中國目前只打算維持貿易戰開始前的購買量。
難題一直延後談判 第1階段都不知過不過得了
第一階段協議也會納入解決爭端機制,美國希望落實嚴格機制,確保中國履行協議內容,只是尚不清楚會如何運作。另外,要求中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解除中國通訊科技大廠「華為」黑名單,以及談判最終貿易協定的計畫,都不含在第一階段協議中。美國官員告訴《南華早報》,「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11月17日簽署第一階段協議。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白明(Jude Blanchette)直言,第一階段協議只是回復到2017年貿易戰爆發前的狀態,對於貿易談判進展抱持懷疑態度,像是中國工業政策、國有企業改革、技術透明化等議題都推遲協商,「這些難題都被延後至第二、第三階段協議才談,但我們能不能完成第一階段都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