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內另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則是來自氫、氨氣的製程。氫氣是化工廠裡合成氨所需的主要元素之一,但現行天然氣裂解製氫法,每產1公噸氫氣就會產生0.9公噸二氧化碳,博德及團隊因此正研發新的甲烷熱解技術,將天然氣直接分解為氫氣和固態碳,就能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狀況下量產氫氣。
與「減碳潮流」接軌 台灣的下一個機會是?
面對德國化工園區經營者已在擘畫下一個20年的低碳生產,但在台灣,要出現一個像路德維希港如此大規模的能資源整合園區,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過去台灣政府在開闢工業區時較無產業連結概念,只是單純分配空間,給需地的廠商使用。近年雖然開始整合園區內的廢棄物處理及水回收等,但廠與廠之間的能資源連結性不高,可再使用的資源也常賣到國外、沒有就地利用。
要與工業區循環利用、減碳的潮流接軌,台灣的下一個機會,即是預定落腳高雄大林蒲的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
負責規劃園區的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區組簡任技正陳建堂說,這個園區將依能資源循環利用率,來篩選進駐的產業。好比園區未來產業即可能以化學、金屬業為主,生產過程所需的原料及熱能,可就近由中油、中鋼提供;產出的廢酸液、廢溶劑經過處理,就能作為營建業或其他產業的生產原料。
能源部分,工業局目前初估園區用電量約需120MW,蒸汽需求每小時950噸。若能透過設置汽電共生設備、太陽光電及回收鄰近中鋼製程中產生的蒸氣,則每年將可減少32.4萬噸的碳排放量。用水部分,透過廢水處理及循環利用,再生水使用比例可達6成以上。
陳建堂指出,目前園區仍在規劃中,預計半年內會有確切規劃、提送環評審查。他也表示,除了產業搭配,未來民眾接受度也會是重要考量。
巴斯夫的路德維希港廠區,證明工業生產並不代表一定會製造大量廢棄物,更可能透過科學手段減污、減排。台灣要迎頭趕上,現在或許正是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