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川普當選讓TPP「被槍斃」,日本考慮把重點轉向RCEP、APEC領袖會議通過推動FTAAP,全球經貿版圖隱約已有重劃之勢;歷史的諷刺與吊詭在:中國竟隱然要成為自由經濟與貿易之龍頭。在此變局中,台灣的定位與利益在那裡?
由於WTO(世界貿易組織)的杜哈回合談判遲無進展,多邊協議告終,這讓21世紀的經貿版圖劃分變成是以FTA(自由貿易協定)及區域自由經貿組織為主軸,這幾年最受矚目者,除了韓國積極又快速的與歐、美、中、印度等主要經濟體簽下12個FTA,傲笑其它國家,中國與東協的「東協加一」在2010年上路,及去年底東協提升為東協共同體外,最引人矚目的當屬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與中國為首的RCEP(區域全面夥伴關係協議)的競爭。
TPP的12個會員國的GDP占全球的4成,RCEP(東協10國加上中、日、韓、紐、澳、印度)16國則占全球的34%;中國未加入TPP,美國亦未納入RCEP,因此TPP與RCEP也被認為是美國與中國彼此「拚場」、劃分經貿勢力的大戲碼;事實上TPP也是歐巴馬「重返亞洲」、制衡中國勢力擴張最重要的政策。
兩大陣營拚場,有些亞洲國家左右逢源、同時加入TPP與RCEP,如日、紐、澳、星、越南、汶萊;但有些國家是兩頭落空,如北韓、尼泊爾、斯里蘭卡、巴布亞新幾內亞等,不幸的是台灣也是其中之一。
台灣原來鎖定加入TPP以突破經貿邊緣化危機,但川普當選,美國幾乎已可肯定不會通過TPP,美國的GDP占整個TPP的6成,一個沒有美國的TPP,價值與意義大減。日本首相安倍在國會說「日本應該承擔領導責任讓TPP早日生效」;如果TPP難生效,安倍更表示要把重點放在RCEP上。
但實質上日本無能承擔起領導責任,更重要的是美國的進口市場是全球最大市場,日本進口額只有美國的一半不到,同時日本對各種進口的干擾、非關稅障礙亦多,無論在數量與「慷慨」程度上都遠不如美國,因此在經濟上日本也無法承擔起領導責任。川普日前再次表示,他就職第一天的行動方案就包括讓美國退出TPP,對此議題的結局已無疑義。沒有美國的TPP,台灣未來即使能加入,其意義與助益亦已大不如前。
反倒是TPP沒有美國了,對RCEP不再構成強力競爭威脅,亞洲國家別無選擇的倒向RCEP,連日本都不得不把重點擺在RCEP上,中國作為盟主的地位確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中鼓吹開放與自由貿易,他說「開放對亞太地區的繁榮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他說:「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這句話明顯是要對比川普的保護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