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年代與當代自由人主義-《自由的選擇》選摘(3)

2016-12-17 05:50

? 人氣

美國總統雷根(右2)對傅利曼(右1) 高度推崇。(取自網路)

美國總統雷根(右2)對傅利曼(右1) 高度推崇。(取自網路)

由於美國總統雷根對傅利曼的高度推崇,以及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對海耶克的高度推崇,這兩位傅利曼與海耶克的助手又在英語世界占據權力的最高位置,因此從一九八○年代開始,這兩位前芝加哥大學教授,在全世界的知識圈與政治界達到聲望的巔峰。一九八○年代末期與九○年代初期,隨著東歐與蘇聯情勢發生變化,更顯示海耶克似乎是個先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Chris Collins@Wikipedia / CC BY-SA 3.0)
由於美國總統雷根對傅利曼的高度推崇,以及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對海耶克的高度推崇,這兩位傅利曼與海耶克的助手又在英語世界占據權力的最高位置。(資料照,Chris Collins@Wikipedia / CC BY-SA 3.0)

這兩人,傅利曼更受歡迎,知名度更高,尤其是在一九六○與七○年代初期。在這段期間,海耶克似乎是一個被遺忘的人物。他非常受歡迎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是在一九四四年出版。傅利曼則在一九六○年代成為媒體追逐的超級明星。他簡直無所不在,尤其是在美國,但幾乎全世界都看得到他的身影。

然後到了一九七四年,海耶克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成為第一位來自古典自由主義/自由人主義觀點,被選上的經濟學家。這個獎讓他得到再生。在柴契爾夫人於一九七九年成為英國首相之後,他又再度崛起。

傅利曼比海耶克更專注在美國,不過,海耶克終其一生都認為,美國是世界文明的領袖。基本上,海耶克在一九六二年從芝加哥回到西德,直到他一九九二年過世為止,在他人生的最後三十年,他比較是個歐洲人,而不算是個美國人物。在共產主義垮台前幾年,東歐國家已能讀到傅利曼與海耶克的書。亞洲讀傅利曼的人比較多,尤其是香港。

今天大家可能很難記得,蘇聯在解體以前其實有很強的經濟實力,這個看法在當時有多麼普遍。薩繆爾森在一九七三年版本的《經濟學》教科書中預測,雖然當時蘇聯的國民平均所得是美國的一半,但一九九○年就會趕上。但阿諾德‧貝契曼(Arnold Beichman)從《經濟學》中,收集了很多薩繆爾森錯誤理解世界總體經濟的例子。貝契曼指出,在一九七六年的版本,這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經濟學教科書之一,薩繆爾森說,「把東歐大部分的人想像成活在悲慘生活中,是個普遍的錯誤認知。」四年後的新版本,他只移除「普遍」這兩個字。

在一九八五年的《經濟學》版本,貝契曼則指出「這整段文字已經不見了……取代的一個句子是,提問蘇聯的政治打壓是否『值得這些經濟收益』。這個非問題的問題,薩繆爾森……認為是『人類社會最深奧的難題之一』。」在蘇聯的經濟災難若隱若現時,薩繆爾森在一九八五年教科書中提出這一段文字,「強調缺點就是搞錯了方向,每一個經濟體都有矛盾之處……重要的是結果,而且毫無疑問,蘇聯的計畫制度是經濟成長的強大動力。」或許是真的,但薩繆爾森的肯定,完全放錯位置。

一九八九年的《經濟學》版本,當時蘇維埃式的共產主義在世界各地陸續垮台,東歐也在進行一場兩年後會延燒到蘇聯的火熱革命中,薩繆爾森以為「和很多懷疑論者相信的事剛好相反」,「蘇聯經濟證明……社會主義指揮的經濟體可以運作,甚至可以非常繁榮。」懷疑論者,還真敢說!這些瘋子還包括米塞斯和海耶克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