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德能源對比》「台電應分拆得更細」德經濟學者:台灣電力改革走在對的道路上

2016-12-09 08:30

? 人氣

德國經濟學者齊辛強調,台灣的電力市場改革已走在對的道路上,接下來應繼續開放市場、降低台電市佔程度。(尹俞歡攝)

德國經濟學者齊辛強調,台灣的電力市場改革已走在對的道路上,接下來應繼續開放市場、降低台電市佔程度。(尹俞歡攝)

政府欲修《電業法》發展再生能源,但各界對電力市場是否該開放則還爭論不斷。來自德國的經濟學者齊辛(Dr. Hans-Joachim Ziesing)8日出席台德能源轉型論壇,會後接受媒體專訪,強調台灣的電力市場改革已走在對的道路上,接下來應繼續開放市場、降低台電市佔程度、讓更多競爭者能進入,「自由化競爭若還是只有一家業者發電,沒有什麼道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政府開放綠電市場 實現自由化的一小步

齊辛任職的「未來能源計畫」能源轉型委員會,是由德國聯邦經濟能源部成立的獨立機關。二度來談參與論壇的齊辛,樂見新政府從電力市場改革下手、兌現廢核及減碳承諾。「台灣目前是在對的路上前進,」齊辛指出,台灣至今只有1家國營的能源供應商,政府欲開放綠電市場,已經算是實現自由化競爭的一小步。但他也認為,台電在市場上還是一家過大的能源供應商,應該要分拆得更細,除了讓更多發電業者能公平競爭,也要讓不同人都有公平使用電網的機會。

2016-07-27-電業法修正說明會-台電工會場外抗議-曾原信攝
齊辛認為,台電在市場上還是一家過大的能源供應商,應該要分拆得更細。圖為台電工會抗議。(資料照,曾原信攝)

「我們總是很喜歡維持現狀」所以拒絕改變

事實上,經濟部最早提出的《電業法》草案,是要一次開放發、售電市場,並要求業者不得同時擁有輸電及發電業,以免影響市場競爭,後來這個版本卻傳出在台電的強力反彈下而轉向。面對社會上擔憂電力市場開放的意見,齊辛直言「我們總是很喜歡維持現狀(we all love to stick to what we have),」人們因為擔心未來事情會變得更差,所以拒絕改變,「但現在事情是往正確的方向走,你們不該擔心這是災難。」

財團一定選擇「灰電」?用減碳政策限制

齊辛也以德國經驗一一回應諸多開放電力市場的疑慮。首先,有人擔心若開放民間自由進入發電市場,財團一定會選擇成本較低的燃煤及燃氣電廠,導致市場上充斥「灰電」,不符政府減碳承諾。齊辛則反問,台灣現在已經有很多電廠,「真的還有空間再增加嗎?」齊辛表示,開放發電市場的重點是要讓再生能源能自由進入,若真的擔心還有燃煤電廠要加入,國家也該用減碳相關政策來限制。他也強調,台灣市場之所以對燃煤、燃氣電廠來說相對有利,是因為政府提供不少的化石燃料補貼(註: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台灣每年的化石燃料補貼高達6億美金)。若能把這些補貼改用以推廣再生能源,就不會有類似問題。

20160819-SMG0045-018-台電台中發電廠。(GOOGLEMAP).JPG
齊辛認為,若真的擔心還有燃煤電廠要加入,國家也該用減碳相關政策來限制。圖為台電台中發電廠。(取自Google Map)

另外,面對電力市場開放後電價不受政府管制、恐大幅上漲的質疑,齊辛認為,政府若要避免社會弱勢受電價影響、導致能源貧窮問題,可以將電價補貼變成一種社福機制。至於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德國的消費者能在市場上買到不同價格、不同種類的電力,若覺得電價太貴,市場上還有近千家的售電業可供消費者選擇。此外,電價只會在電力交易所大浮波動,這些波動也能迅速被市場機制平衡,因此零售端價格也相對平穩。

「優先交易順序」 再生能源及核電先交易

除了電業自由化,齊辛也再次解釋德國的電價在核電廠逐步除役後的波動情形。齊辛表示,德國電力批發市場中的電價的確在廢核政策確立後逐漸下降,但這是因為批發市場只看變動成本(variable cost)、不考慮資本成本(capital cost)。此外,交易市場中有所謂「優先交易順序」(merit order)機制、先交易價格較低、優先併網的能源,因此再生能源及核電會先被市場交易;當第二輪的燃煤、燃氣電力登場時,電力需求多已飽合,產量、價格也隨之下降。

20160819-高鐵基地出租投資太陽能光電。(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德國交易市場中有所謂「優先交易順序」(merit order)機制、先交易價格較低、優先併網的能源,因此再生能源及核電會先被市場交易。圖為太陽能光電。(資料照,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然而齊辛本人並非完全贊同這樣的機制。齊辛指出,批發市場只看變動成本、不看資本成本,正如核電表面上看起來最便宜、事實上卻忽略許多外部成本一樣。另一方面,業者如果要擴充裝置容量,成本不見得能在批發市場中回收。因此齊辛認為電力交易市場應該兩路並進,一邊依每度電成本購電,一邊也要購買裝置容量成本。此外,由於批發市場只計入每度電發電成本、價格當然較低,但售電業者買到電後要把電力送到用戶手上,則還必須負擔電網建置成本、輸電及配電費用等,因此最終用戶端所承受的電價仍然有上漲。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