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君指出,有1/3年紀介於30至40歲的中年人從事中國貿易,「在中國公司受到歧視而難以升遷,或者了解到中國正面臨經濟不景氣,所以並不可靠,透過自己的工作經驗,意識到了香港才是可以依靠的地方,」這是部分中年人聲援反送中的原因。
每個香港人都能找到自己在反送中的角色,抗爭的分工不斷進化,有前線勇武、和理非、急救、守護等等,「參與者可能會反省『我不適合做魔法師,想換個崗位』大多數人在過去個6月內學習了一項抗議的技能,從而變成那個崗位的『專業人士』,」李靜君說道。
她表示,即使沒有出門參加抗議,也能支持這項運動,「我自己就曾經遇過,有一個上班族在大樓下抽菸放風,突然莫名其妙辱罵一個經過的香港警察,因此與警察斡旋了很久。等警察走了之後,我問那位上班族『為什麼要這樣做?』沒想到他說『我在網路上看到,幾個街區外有兄弟姊妹想癱瘓道路,所以我下來看到警察之後,就想試著拖住警察。』」
李靜君表示:「這種事天天都在香港發生,整個城市的人都在以靈活的方式,為運動做一份貢獻。抗議活動已深植於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這就是反修例運動的力量,它是一種有機的團結,人們透過行動展現出何謂香港共同體。」
一場永久的革命
李靜君表示,香港在反送中期間訴諸了「全球城市外交」的手段,並且不是透過經濟、政治等傳統的利益交換來做城市行銷,而是以「自由、民主與人權」擦亮了香港的招牌,這其中《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最重要的例子,參議員、眾議員等許多推動這法案的人們曾來過香港,他們反思自己在香港的日子之後,做出支持香港示威者的決定。
最後李靜君提到:「總而言之,我認為我們時代的革命將是一場永久的革命。這場革命沒有盡頭。我們必須繼續建設香港,這也是一個建立共同體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