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大西洋公約,對任何一個成員國的進犯就是對所有成員國的進犯,北約成員將群起共同抗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公約在現實世界的作用是確保歐洲和北美的北約成員國之間關係緊密無間,紐帶堅不可摧。
這種紐帶關係的安全受到的最大威脅,就是蘇聯。
但是,跟70年前相比,北約的邊界向莫斯科方向推移了1千公里;自1989年東歐社會主義陣營解體後,前蘇聯的東歐盟國都加入了北約。
頭號宿敵消失了
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但西方對莫斯科的疑慮和擔憂沒有隨之消失。北約仍需存在,因為成員國的安全仍需受到護衛,俄國仍是世界軍事強國。
1990年代,南斯拉夫解體,歐洲戰火重燃。
再往後,北約的角色出現了變化,變得更積極干預,更多採取軍事行動,比如在波士尼亞和科索沃發動空襲、實施海上封鎖、承擔維和任務。
2001年,美國911恐襲之後,北約首次走出歐洲,到阿富汗指揮聯合國委派的聯軍。
到現在,北約在阿富汗仍有1.7萬駐軍,負責為阿富汗安全部隊提供訓練、諮詢顧問和其他形式的協助。
北約「內訌」是怎麼回事?
美國總統川普對北約怨氣最大,批評最多。
他2016年競選總統時就直言不諱,說北約「陳腐過時」,還說這個組織要是解散,他絲毫不會難過。
川普還暗示美國可能會不履行保護受到攻擊的盟友的規定,甚至可能退群,離開北約。
他的一大抱怨是美國在北約出錢最多。「這不公平,不可接受」。
數字怎麼說?
2018年的數據顯示,北約全部防務開支的70%是美國承擔的;2014年,北約全體成員國同意,到2024年,各國要把自己的防務開支增加到國民經濟總產值(GDP)的2%,但迄今為止沒幾個國家接近目標。
土耳其有什麼不滿 ?
北約內部一大分歧是因土耳其而起。
今年10月,土耳其插手敘利亞內戰,對敘利亞北部的庫德族人武裝發動攻擊。此舉在北約內部造成分裂。
歐盟凍結了對土耳其的武器銷售。
英國、法國和西班牙都有北約和歐盟雙重「會籍」,也都在向土耳其軍售最多的國家之列。
土耳其是北約的資深成員,但它跟俄羅斯有軍事紐帶,而且已經造成了緊張。
艾爾多安總統不顧美國的反對,跟莫斯科簽約下單,買了一套飛彈防禦系統,S-400。
美國多年來一直試圖向土耳其推銷自己的愛國者防空系統,但艾爾多安總統要求技術轉讓,談判就此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