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淺談低壓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節費效益及其選擇參考

2016-12-20 06:10

? 人氣

 作者認為,一般家庭用電規模小,主要用電時間多在晚間10點半以前的用戶,申請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恐還是不太划算。 (資料照,陳明仁攝)

作者認為,一般家庭用電規模小,主要用電時間多在晚間10點半以前的用戶,申請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恐還是不太划算。 (資料照,陳明仁攝)

這幾天有幸在網路上拜讀了台電月刊,其中在電力與生活單元中提到了10月1日公佈的「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其主要是針對一般家庭和小型商店而設計,使一般民眾可以有更多的電價方案可以選擇;突然想到老婆大人之前跟我提及媽媽團LINE群組上曾到處流傳「晚上十點半以後再洗衣服、吹冷氣」,意即利用電價離峰時間用電等文,身為廣大貧苦能源用戶如我,決定試算一下自家的最佳經濟效益,亦期能與大家分享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細查台電公司官網後了解,一般住宅用戶的電價計算方式確實已有「時間電價」選項;而台電為何需要訂定這樣的計費方式,不以總量計價,其原因追朔起來,主要還是發電成本的考量,時間電價的誕生則是為了藉由調節用戶端電力需求量方式,改善電力系統的負載型態,提升電力機組的運轉效率,以達到降低電力系統總發電成本之目的。這樣的說明或許很難讓人理解,舉例汽車達人龐德哥說過:踩油門時不要急踩急煞,保持各檔位處於引擎最佳效率轉速,約2,000~2,500rpm(即維持引擎一定轉速),就能達到省油最好效果。簡單的說,若台電能把所有發電機組常時維持在一定比例,將是其最佳經濟成本。但用電需求並不易事先預期,故發電的調度也只能隨機應變,因此時間電價的誕生,也就是利用尖峰和離峰時段的電價計費不同,促使能源用戶端逐步改變其用電習慣。

多數一般家庭均使用傳統機械式電表,該表只會記錄總用電量,無法辨識用電時間,故「晚上洗衣服、吹冷氣,省不了半毛錢」。但如果真的想嘗試「時間電價」,也可以主動向台電申請改裝電子式電表,且不須額外之費用,惟一但選定此計費方式之後1年內不能再改回「非時間電價」。台電表示,目前高壓工業用戶共2.4萬戶已裝設智慧電表,而低壓則有35萬戶小工廠、小商家裝設電子式電表,占整體用電量約近60%。目前高壓以上用戶已一律適用時間電價,低壓及表燈用戶(主要為住宅、小商店)於生活作息、營業所需、缺乏專人管理等,移轉用電彈性較低,且非時間非營業電價受政府照顧民生政策而相對低廉,致使一般住家用戶選擇時間電價之意願不高。

如上所述,機械式電表無法記錄不同時段用電量,電子式電表則可記錄不同時段用電量,但不具通訊功能,仍須仰賴人員抄表;而智慧電表則可直接回傳用電訊息,現在多數連鎖商店均有裝設。又經台電分析其供電系統尖峰負載有超過50%來自於低壓用戶(請見下表1),而非用電量較大的高壓大用戶,故低壓電價的多元化策略,讓小用戶亦同參與抑低尖峰負載,喚起一般民眾對供電可能不足之危機意識,為台電及政府當務之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