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12月27日,配備10門大砲的英國皇家海軍軍艦「小獵犬號」,從英國西南部普利茅斯的德文港啟航,這艘船的任務是對南美洲海岸進行考察,艦長費茲羅伊本身是氣象學家也是水文地理學家,海軍還找來生物學家—年僅22歲的年輕紳士達爾文,做為他的航行夥伴。這趟驚奇之旅不僅開拓達爾文的視野,更催生出影響人類文明數百年的《物種起源》一書。
天候不佳 小獵犬號起航一波三折
1931年的考察是小獵犬號(HMS Beagle)第二次的遠航任務,第一次是在1826年至1830年間,然而船艦在1828年抵達南美洲時,艦長史托克(Pringle Stokes)卻自殺,費茲羅伊(Robert FitzRoy)因此臨危受命成為艦長。途中他們又遇到風暴,2名船員遇難,到達南美洲時,船艦還被當地原住民翡及安人(Fuegians)挾持,最後是因費茲羅伊抓住兩翡及安人做為人質,船員才能平安脫困。在考察不順利的情況下,艦長於是下令返回英國。
小獵犬號第二次任務也是一波三折,當時預計在12月10日啟航,沒想到傍晚就遇上風暴,只得返航。12月21日再次出海,但在退潮時擱淺,隔天又由於風向改變而返航,行程再一次延期,直到27日才順利啟程。
鍾情生物研究 達爾文愛蒐集鳥類、昆蟲
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家族是英國有名的醫生世家,祖父伊拉斯謨斯·達爾文(Erasmus Darwin)是知名的醫生、植物學家和生物學家,父親羅伯·達爾文(Robert Darwin)則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醫生,因此達爾文從小就對生物研究十分有興趣。
父親希望他能繼承家中衣缽,於是送他去當時英國醫學院設備最好的愛丁堡大學就讀,但他其實很害怕看到血,對醫學、解剖學等興趣缺缺,反倒是在暑假和朋友去山區賞鳥時,發現自己對生物觀察的熱情。此後他經常出入博物館,研究鳥類及其他生物的標本。漸漸的,達爾文對醫學院課程越來越沒興趣,這讓他的父親十分惱火,認為兒子不務正業一天到晚遊手好閒,既然無法繼承家業成為醫生,他父親於是送他去劍橋大學基督學院修讀神學,盼他未來能成為牧師。
即使換了學校,達爾文對念書還是提不起勁,大部份的時間都在騎馬、打獵、划船和釣魚,當時英國正流行蒐集甲蟲,達爾文和表哥也瘋狂投入這波熱潮,上山下海抓甲蟲,還會隨身攜帶甲蟲標本,加入倫敦的昆蟲學俱樂部,拜訪當時倫敦大學昆蟲學教授弗霍普(Frederick William Hope),兩人也成為密友,經常書信往來、交換蒐集到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