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開始的序曲,未來每年招生掛零、不足額、科系停招、甚至學校直接退場的情況,將會持續相當時日。以現在159所大專院校計,大概有50所學校、或是三分之一的系所要退場。
這場少子化帶來的「災難」,將不僅限於高教領域,而是全面性的衝擊與影響。原本許多偏遠地區的小學就以「迷你」聞名,人數再減則開始併校,偏鄉孩子就學更不方便─甚至連台北市的小學也在持續減班。新生兒少同時也代表未來新的勞動力變少,經濟成長與表現將受此影響;新生兒少也代表人口結構更形老化、再無人口紅利,下一世代年輕人的負擔將加重;20年前,10個工作人口扶養一名老人,現在大概5個人要扶養一名老人,再20年則是2個工作者養一個老人。
雖然外界有呼籲政府放寬規定,讓更多陸生、僑外生來台就讀,讓其補國內應屆生數量的不足。不過,此作法雖然不能說毫無助益,但國內整體應屆生數量減少幅度過大,陸生與僑外生仍難補其之短少。更何況,那些原本就難招生的學校或科系,也不會是陸生、僑外生優先選擇的科系。
終究,是有許多學校與科系要被淘汰出局。台灣高教的淘汰賽鳴槍起跑,競爭會日益慘烈。各學校、科系要避免被淘汰,就只能提升教育品質,同時強化學校、科系與各產業與職場需求的接軌。那些停招科系固然是「系名奇特,完全缺乏市場性」,頂尖大學招不到學生的博士班科系,同樣也是與就業市場距離過於遙遠。
教育部能作的事,大概就是對學校退場作好規範、保障好學生該有的權益,不必多「留人」,因為盲目擴充大專院校後,學校的興學與教學品質、及學生的素質與受教情況普遍下跌,許多學校與系所是該退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