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外界意料之外,農委會的雲林花生之亂,竟然延燒至今,而且傳出農業補助、收購也要看黨派,農委會則否認;但不論真假,對農委會都造成負面影響,而長期看補貼收購,其實對農業恐怕是毒藥而非良藥。
上周雲林縣議會副議長蘇俊豪與幾位議員,率領近200名花生農北上至農委會陳情抗議,指出至今仍有農民找不到人收購花生,農民沒有倉庫存放又擔心遭竊,只能日以繼夜守在花生旁;因花生久放易變質,農民都心急,在年關將近的時間,部分農民仍領不到收購金,各個都心急如焚。配合花生收購的雲林縣元長鄉長李明明則強調,收購不分黨派,貨款逐一支付。
坦白說,雖然綠營執政3年多來,在分配國家資源時,強烈的黨派意識相當「凸出」─例如前瞻計劃就是典範案例,但要說綠營膽子大到敢赤裸裸的「只收購支持綠營農民的花生」,應該是不致於。
不過就實務而言,先收購「自己人」手中的花生,確實是有可能,農民說要透過立委助理登記才會有效、才會有人來收購。而因花生久放品質有變,更擔心收購期了還未完成的變數,那些不是「自己人」的農民被排在後面才收購,確實就容易有「收購分黨派」的怨言與懷疑,因為先後次序確實有差別。
或許蔡政府及農委會都會指責地方藍營政客,把一個中性的農產品收購,刻意的炒作成政治話題;不過,在指責別人時,綠營最好先照照鏡子,因為再也沒有人把收購搞得比現在的農委會更政治、更有黨派之分。
上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到雲林說明收購政策時,刻意捨國民黨執政的縣府官員,而與民進黨的立委劉建國、蘇治芬「一起傾聽農民心聲」,陳吉仲還特別提及劉建國幫古坑鄉麻竹筍提高價格,農民才願意繼續做,所以他向大家保證「建國委員若繼續做,我們一定可以繼續幫大家」。
日前內政部次長陳宗彥的「指導」新住民姐妹如何投票─「看到民進黨蓋下去,看到蔡英文蓋下去」、「若不小心蓋錯了,乾脆再多蓋一個章,讓選票變成廢票」; 還有法務部次長蔡碧仲在臉書挺綠營立委候選人蕭美琴,都引發不少批評,認為完全違反行政中立原則。
其實,在這方面陳吉仲是他們的「前輩」、先行者哩,陳吉仲有如此政治忠誠的表現,又要如何質疑、甚至批評其它人「政治操作」呢?
農產品收購當然不能分黨派、搞政治,這是無庸置疑,如果收購體系的官僚作業,竟真的幫非「自己人」的農民穿小鞋,當然該揪出、懲罰、改進。但對該不該收購的政策問題,更是該檢討。
當初陳吉仲對農民發出「已經備妥20億經費要和盤商對抗」的豪語,現在收購尚未結束,最後到底要花掉多少錢尚屬未知;但依當地農民的說法,雲林主要產地的元長鄉農會說,現在收購的花生已是1年所販售的量,未來恐怕就不會再積極收購,因為「他們也怕倉庫放不下,而且放久會變質,最後就是收來報廢掉」。
這代表的就是最後的結果,往往是「雙重的浪費」:收購進來的農產品最後報廢是資源的浪費,政府花納稅人錢買進農產品卻成打水漂是浪費公帑。
農產品價格下滑,固然對農民而言是收益減少、甚至可能血本無歸;但價格原本就是所有商品,對產量增減上最重要的「訊號」;如果只要農產品價格下跌,政府動輒就介入以高價收購,其實就是破壞這個訊號,產量就減不下來,政府就變成周而復始的花大錢、買一堆市場不需要的東西,還要耗費資源儲存。
台灣早年就曾為了「保障農民收益」,搞了稻米保證價格收購制,最後是倉庫堆滿米、政府財政也再難負荷。其實,幾乎所有學者都對收購農產品都持保留意見,認為如果是為了保障或提高農民所得的目的,與其花錢收購,不如採行直接給付等所得支持政策會更為直接有效。
也許是去年選舉輸掉農業縣的陰影,農委會這一年來,可說卯足了勁去搞補貼收購;從蔬菜到水果再到肉類,只要價格下跌,農委會就慨然進場收購。政策收購分黨派當然要檢討,但政策本身更該檢討,別錯把毒藥當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