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選擇電影方面,冷彬說明,如法國在高中生會看講述查德內戰、受害者子女如何面對仇恨的《雨季不再來》、蘇聯時代的實驗紀錄片《持攝影機的人》等,這些電影對台灣學生非常陌生,因此後來電影學校開始自行開發教材,並捨棄完整一部片的篇幅,轉而聚焦於其中重要幾幕的技巧。
打破「普遍陌生」現況 跨領域教師共推電影教育
但回到最重要的執行者——第一線教師身上,冷彬則坦言:「台灣老師對此當然非常陌生。」但其實即便在法國,也需要透過教師研習,讓老師慢慢累積能力,而目前電影學校的教師研習中,許多老師本身並未對電影有研究,但在多年來累積下,已經出現有老師能自行開發教材,而參與電影教育的老師,更是跨科跨領域,就連數理科的老師也有。
「像《溫心港灣》在講逃難,有些地理的移動,就可以挑給地理科老師,或有些台灣紀錄片,自然科老師也可以來談生態,老師會就自己的學科去做融入。」此外冷彬也指出,在強調跨域能力的108課綱推動下,這是電影教育最好的時機,學校更必須開發特色選修課程,所以像國文科可以聊台灣電影,公民可以聊紀錄片與社會運動。
影癡成校內電影推手 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確有進展
花蓮縣玉里高中餐飲科教師宋介源,本身在大學時期就是重度影癡,來到玉里高中後,他不只在2010年開設影片討論社,也在校內推廣電影教育,並於2017年起接觸富邦電影學校,「我們最近的電影院,向北、向南都要1小時,鎮上也沒有租片店,所以引進電影教育是有可能、可以發揮的。」
但宋介源談到,在學校要做電影教育,最大考驗就是時間,常常只有2堂課約100分鐘的時間,所以後來他會剪簡單的片段,透過5-10分中的內容,來講光影、運鏡,只要是他任課的班級都會做,可能是在考試後或臨時的代課時間,當成課程間的緩衝
回到自己的導師班裡,宋介源說明,因為時間較充裕,一學期下來可以講超過10部電影,片單則多跟餐飲相關,包含《 五星主廚快餐車》、《料理鼠王》、《食客》、《飲食男女》等,而在餐飲相關之外,宋介元也希望透過電影,補足現行教育的不足,如同樣講述未婚、未成年懷孕的國片《當愛來的時候》、美國電影《鴻運當頭》,都是每學年必放片單。
宋介源說明,偏鄉孩子多少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這2部片的角色年齡層跟學生很接近,但一個是台灣典型家庭狀態,一個是歐美的想法,《鴻運當頭》的家長面對女兒未成年懷孕,態度成熟開明卻不失嚴厲,雖然有苛責,但首先想的是顧全女兒身心健康,而《當愛來的時候》則非常複雜,導演張作驥又熟練於敘述社會中下階層困境,透過這2部片,可以看到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社會價值觀下的對比,以及不同的美學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