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科技發展諮議會上,提到台灣企業獲利低、研發少、進而獲利更低的惡性循環。張忠謀的話,再次提醒大家台灣企業這項致命的缺點。
台灣企業「不重研發嘗惡果」的案例中,最「值得一提」的當然就是宏碁了。宏碁在11月時因單季虧損超過131億元,董事長與執行長全下台,創辦人施振榮重掌令旗。外界對宏碁今日處境的原因已多所著墨,觀點或許有所不同,不過,宏碁投入研發過低,卻是各界「共識」。
宏碁的研發投入有多低?看宏碁分家、專注品牌經營後研發占營收的比例,幾乎都在0.5%以下,遠遠低於產業界該有的合理數字─1.5-3.0%之間;待PC產業丕變,宏碁為求變,開除原執行長蘭奇後,當時宏碁全球總裁翁建仁宣稱要加強研發,但也只是把比例提高到0.6%左右。
比較其它企業,更知道宏碁的研發數字有多低。全球主要科技企業中,近5年各廠商研發占營收比重平均數字,微軟高達13.8%,諾基亞12.9,谷歌12.8%,三星8.3%,黑莓6.7%,宏達電5.1%,蘋果2.9%。宏碁呢?是可憐的0.1%。即使與同為PC業者的台灣廠商華碩相較,華碩去年研發支出124億元,占營收的3%,宏碁只有30多億,相差3倍多,更別提三星一年研發費用就有台幣2500億。這些數字看得出宏碁是一個多麼不重視研發的企業。
在產業生態變化不大的「承平時期」,PC廠商靠追隨微軟與英特爾研發確立的架構作硬體,各家廠商的差異化不大,宏碁生產交給代工廠,經銷就靠給經銷商更好的利潤賣產品,自己只賺取微薄的管理財。這種運作方式,讓宏碁即使毛利低到只有2%,比代工天王鴻海的3%還低,但還是把宏碁拱上全球第二大PC廠商的地位。但產業鉅變時,研發經費少、能力低的宏碁,就陷入困境。
就像中國順口溜說的:「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在此該改為「研發不是萬能,不研發則萬萬不能」。研發經費高,不一定能讓你勝出,但不投入卻一定是死路一條。宏碁不重研發而嘗到惡果,但那些研發多的公司卻未必勝出。諾基亞、黑莓投入研發經費絕對算多,其比重更遠高於蘋果,但下場都是淪為被收購。微軟投入研發的比重與絕對金額都居各企業之冠,但仍不敵蘋果與谷歌。宏達電研發占營收比重5.1%,已遠高於平均值,但市占還是呈自由落體狀。
綜合而言,企業一定要肯花錢作研發,但也要花在刀口上,更重要的是研發成果出來,公司要有判斷力與執行力,才能讓研發成果商品化,成為條條金流,流入公司。諾基亞敗亡後,外界審視其過去內部研發成果,發現許多今日被蘋果「發揚光大」、進而改變世界的各種移動式產品,諾基亞都在更早時候就已研發出來。而諾基亞在過去10年內,投入了超過400億美元在研發上,是同時期蘋果投入研發經費的4倍,卻被蘋果打得潰不成軍。至於像宏碁這種連研發經費都吝於投入者,是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