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難得沒雨的宜蘭冬日,衛福部長林奏延走進羅東鎮的「瑪利亞老人長照中心」,在參觀過環境後他說:「國內的長照中小型機構如果能像瑪利亞一半好就很好了。」長照法修正案上周通過,只待下會期再通過遺贈稅法及菸稅法,財源問題已不大,但如何建構一個完善的社區長照支援系統,還需要很多努力。
瑪利亞是一個由教會轉型的長照機構,由郭宇心修女主持,她將奉獻的信仰投入長照工作。現在有106床,同時設有日間照護中心,公共空間寬敞明亮、沒有一般養護院讓人隱隱不安的味道,而且不論照顧者、被照顧者都有笑容。
70歲的游先生說,癌症手術後醫院都放棄他了,剛來這裏時只有33公斤,走路、拿匙筷、交談都有困難,五個月後他胖到55公斤,各種狀況都改善,還能主動幫其他人,他說:「因緣際會來到瑪利亞,給我希望,我很感恩。」
離去時林奏延在門口遇到一位老先生,他每天來這裏探視妻子2次,他自己則獨自住在附近的自家。一個好的長照機構,可以免去老人照顧老人的壓力。
宜蘭縣衛生局長劉建廷說,瑪利亞是宜蘭最好的長照機構,他經常無預警訪視長照機構,有一天晚上12點來看到郭修女還在忙讓他很感動。瑪利亞能做到這種程度,是結合了信仰,不會用一般的商業模式去計算經營成本,不過多數長照機構還是營利機構,建立一個可以運轉且優質的商業模式是很大的挑戰。
長照專業人力是一大挑戰
財源、人力被視為長照成功與否的兩大關鍵,財源看起來問題不大,原本設計五年經費120億,去年公務預算已提撥177億,再加上遺贈稅63億、菸稅225億,已超過400億。但人力的問題就比較大了,薪資、職涯規劃都是阻礙。
而即使像瑪利亞這樣的機構也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很多照顧服務員都是受到郭修女的感召,一做就是十幾二十年。白經蘭小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在這裏擔任照服員已14年半,現在最讓她擔心的是,她們也漸漸老了,而願意進來服務的年輕人卻非常少,她很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投入照服工作。
目前長照人力有兩大來源,一是從2003年起各地推動的90小時照服員課程,二是大學長照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前者,衛福部統計有11萬人結業並取得證書,但只有2萬多人實際從事照護工作。另外有45所學校有長照相關科系,但畢業後從事長照工作的比例也不高。林奏延提到,目前一位照服員的薪水大約3萬多,礙於預算不可能提高很多,必須從照服員的職能分級做起。
讓社區成為支援網絡中心
長照十年2.0的目標是實現在地老化,這需要建構社區整體照顧模式才能達到,各地情況不同,做法也不一樣,宜蘭縣的做法是成立「長照服務管理所」,結合社政、衛政,包括申請、評估、審查、服務都整合到單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