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點都不笨!」從慕尼黑經驗一探如何用影像談性別、種族與霸凌

2020-01-15 08:20

? 人氣

(圖/ 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 官方頻道@youtube)
世新大學媒體識讀中心研究員黃聿清指出,如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也算是兒少節目(資料照,取自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 官方頻道@youtube)

借鏡外國影展 研究員:做兒少節目不用花大錢

給孩子看的節目究竟還有多少可能?或許可以從國外借鏡。德國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PRIX JEUNESSE INTERNATIONAL)於1964年起,每2年舉辦一屆,迄今已是世界指標級的兒少影展,包含各國公廣集團、兒童節目製作人皆齊聚於此,歷屆主題並扣連國際趨勢,如2016年歐洲因難民潮,使得種族、認同問題浮上檯面,該年主題便為探索身份認同的「Identity」,而2018年則為「堅強孩子的勇敢故事」(Strong Stories for Strong Kids)。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很多人說沒錢做不出兒少節目,但去了慕尼黑後我發現,不需要花大錢,而是主題可以扣連到孩子的問題。」黃聿清於2016年首度參與慕尼黑兒童影展,她形容這趟旅程,徹底打破自己以前對兒少節目的框架。

20200104-2016慕尼黑國際兒童影展,跨國工作坊。(取自PRIX JEUNESSE INTERNATIONAL臉書)
德國慕尼黑國際兒少影展(PRIX JEUNESSE INTERNATIONAL)已成世界級指標。圖為2016慕尼黑國際兒童影展召開的跨國工作坊。(取自PRIX JEUNESSE INTERNATIONAL臉書)

黃聿清說明,影展中的影片都會觸及身障、性別、性傾向、種族歧視、移民融入、面對死亡等議題,如紀錄片《My Father》透過不同的小孩自拍介紹自己的父親,像有人的爸爸得了阿茲海默症,有小朋友爸爸則是變性人等,或者也有些影片是想像力非常強大,像有短片的主角是僵屍小學生,因為是不死之身,打不痛、摔不死,反而成為校園霸凌的對象,藉此探討霸凌、種族歧視問題,而之所以是殭屍,是因為製作單位做過調查,發現小朋友最喜歡的角色就是殭屍跟忍者,期望藉此吸引他們的目光。

黃聿清指出,來到2018年的影展,更出現許多新媒體應用,如北歐節目《Mental》描述青少年因精神疾病被送進治療所,製作公司幫這些角色在Facebook開設帳號,告訴小朋友如果有類似的困擾,可以私訊他們互動,變成一種類似諮商的管道,最後因為太成功,角色不能隨節目結束而消失,而改由政府接手經營帳號。

兒影成片商觀察指標!從選片看兒童節目大環境

回到台灣,公視自2004年開始舉辦的兒童國際影展(下稱:兒影),也致力將於將國內外優秀兒少節目帶到國內,公視國際部經理郭菀玲便指出,常常有片商會先觀望兒影放映的效果,再決定某部片是否要進台灣院線。

郭菀玲說明,兒影的選片希望從兒童角度出發,不只是影片裡有孩子,也希望可以從孩子的角度看這個世界,探討孩子跟家人的關係,還有校園裡的友誼或霸凌,以及怎麼看待生命、親人過世怎麼面對等,此外如性別、爸媽離婚等過往較少觸及的議題,也不會迴避。

20200104-2018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映前導讀活動。(公視提供)
公視自2004年開始舉辦國際兒童影展。圖為2018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映前導讀活動。(公視提供)

郭菀玲談到,如影展單元「抉擇大考驗」,就是要談選擇上的困難,像過去曾放映短片《無聲合唱團》,描述老師要求小孩做不對的事,來保衛學校的團體榮譽,呈現出小孩面對抉擇的拉扯,她強調,這不是要告訴孩子該怎麼選擇,而是要引導他們自己思考,也希望孩子學習面對困境時可以採取什麼行動,而不是被動地等大人來拯救。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