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兒童節目」,你腦海裡浮現的是什麼?根據研究,台灣兒少節目高達87.9%為動畫,且超過9成節目為外國製作,其背後的隱憂之一,便是對於兒童節目想像的缺乏。世新大學媒體識讀中心研究員黃聿清便呼籲,透過影像,其實可以讓孩子學習面對霸凌、歧視、性別、身份認同等議題,「孩子真的一點都不笨,問題是爸爸、媽媽不相信他們可以,還相信他們住在無菌室裡。」
黃聿清與台大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於2017年起,加入國際青少年與媒體教育研究中心(IZI)的跨國兒少電視節目比較研究,從2017年9至11月之間,於東森幼幼台、卡通頻道、迪士尼頻道、Momo親子台,以及公視兒少時抽樣,最終合計抽出174小時,共計380個兒少節目。
台灣外購節目「高的嚇人」 土地認同恐受到衝擊
根據研究結果,380個兒少節目中,有126個新播節目,平均每個節目重播率為66.8%,此外87.9%的類型為「動畫節目」,其中以2D動畫居多占72.6%,3D動畫占15.3%;所有節目中,有91%為國外製作或由外國購入,國內獨立製作僅占8%。
此外,黃聿清也參與IZI所發起,統計比利時、加拿大、古巴、德國、以色列、英國、美國、台灣共8個國家的兒少節目研究。該份研究顯示,在全部4535個兒少節目中,高達87%為虛構類節目,實境節目僅佔10%;若細看虛構類節目,其中77%為動畫(3D佔30%、2D為46%、黏土動畫1%)、14%真人、6%混合、1%布偶,可見2D動畫於國際兒少節目,確實為大宗。
但若比較個別國家占比,則在抽樣的383個台灣節目中,動畫、非動畫比率,分別為94%、4%,為差距最懸殊者,而在內容來源上,台灣91%外購節目為各國最高,自製節目則以8%敬陪末座。
「小國家都會有這種狀況,像比利時也是,但如果認為國民的認同很重要,這會是很根本的問題。」針對台灣超高的外購率,黃聿清表示,當孩子大量浸淫在外國動畫、偶像團體裡,他們沒有土地認同一點也不意外,也因此需要想喚醒對兒少節目的重視,這已經是國安危機。
(延伸閱讀:本土兒少節目怎跟《鬼滅之刃》搶眼球?業界編劇點出破題關鍵)
台灣兒少節目面對的困境絕非一朝一夕所致,大量的動畫,也代表真人戲劇、實境節目的缺乏,隱藏背後的,不僅是製作端、收視端的供需問題,除了影視產業對兒童節目的製作困難以外,我國對於兒少節目的想像,往往也止於唱跳、益智問答等面向,但黃聿清舉例,如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實也都算是兒少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