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國民黨主席競選,既是主席之爭,更是路線之爭。九二共識是否要綁定「一中各表」尤其是焦點。
回顧民國九十九年元旦,聯合報一連六篇社論,環繞「一中各表」闡述,引發兩岸統合學會一連六篇質問。六問與六論交鋒,轟動一時餘波盪漾至今。
雙方相通之處
一零五年春,黃年為張亞中新書作序,兩位當年交鋒的執筆人,似乎有了某些交集。茲節錄要點:「亞中說:和平協議就是在尊重一中兩憲基礎上的第三憲協議,我完全贊同。我雖比較關注『一中各表』(兩憲)的過程論,亞中則似乎比較注目『一中同表』(第三憲)的目的論,但我們同為九二共識升級版的支持者。」
兩人相通之處,尤見於一零四年六月二十日聯合報社論《洪秀柱無縫超越馬英九》。此文入選黃年的新書,茲節錄要點:「兩岸情勢走至今日地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已完成階段性功能,『一中各表』可能陷入溫水煮青蛙;因此,兩岸若能簽訂洪秀柱所主張的『護持中華民國主體性的和平協議』,應當為多數台灣人民所接受。創建一個包容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屋頂中國』,進入『一中同表』,應是兩岸互利的新境界。」
雙方歧異之處
至於兩人歧異之處,筆者蒐羅雙方文章,歸納如下:
張亞中認為:「一中各表」限於事務性交流,不足以成為核心論述,何況「一中」的意義已經變質了。當年九二共識的內涵有同有異,相同的是:堅持一個中國、謀求國家統一;相異的是:台北方面主張「一中各表」,北京方面主張「一中不表」。所以,「一中各表」只佔九二共識的六分之一而已。
黃年認為:可將九二共識化約為「一中各表」。謀求統一雖然見諸當年電文,但不算兩岸共識。馬習會重新確認九二共識,亦未談及謀求統一。
筆者愚見:張亞中的說法符合歷史原貌,黃年的說法接近實務現狀。或許北京所謀者大,不願兩岸提早攤牌,所以從和平統一退讓到和平發展、反對台獨。
張亞中認為:「一中各表」只能用在二十幾個邦交小國,對我方而言是戰略弱勢。時間對我方不利,國內外情勢變動不已,「一中各表」不足以維持現狀。走向「一中三憲」之後,「一中各表」更無必要。
黃年認為:「一中各表」是樞紐,是過程也是目的。雖然「一中各表」撐不久,但應該儘量撐。即使走向「大屋頂中國」,也要用以支撐我方之主體性。
筆者愚見:張亞中還原「一中各表」之位階,只在事務性協商。黃年拉高「一中各表」之位階到憲法層次,展現我方主觀願望。兩人都同意「一中各表」非長久之計,所以都主張升級九二共識。張亞中升級「一中三憲」之後,我方仍有憲法支撐,無須「一中各表」。黃年升級「大屋頂中國」之後,「一中各表」也是立足我方憲法。兩人的升級,都是上位概念、第三概念,都進入憲法位階。兩人對於升級的急迫感,則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