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2019年春天,香港「反送中」事件爆發,在持續6到8個月的「反送中」過程上,引發世人關注,特別是台灣,國內媒體均大篇幅報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瀰漫在台灣社會,「反送中」儼然成為助燃劑,更將「反中」、「抗中」,引導到「恐中」。蔡英文乃正式將「顧主權」、「護民主」變成為選戰主軸。
國民黨在台灣引進選舉制度時,和國民黨競選的政治人物,早期稱為無黨無派,後來通稱為黨外。在戒嚴時期,黨外被政府歸類為「三合一」(黨外為台獨的外圍,台獨為共匪的外圍,所以黨外是共匪外圍的外圍)的「敵人」,係「野心份子、分歧份子、陰謀份子」。製造「恐共」,以「共匪」恐嚇台灣人民是國民黨長期慣用的手法,1978年我第一次以黨外人士參與增額立委選舉時,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還以「越南淪亡錄」激發「恐共」情結,作為選戰的訴求。
但從黨外到民進黨,特別是執政後的民進黨,挑起「反中」與「抗中」,並以國家資源激起「恐共」情緒,而獲得總統選舉大勝者,蔡英文實為第一人。其情況很像1996年,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總統大選進入第二輪時,葉爾辛一直訴諸恐懼,喚醒俄羅斯人民,不能讓代表共產黨的朱加諾執掌政權而贏得選舉一樣。
(二)、一種工具:「網路」—「網紅」—「網軍」
就24年來7次總統直選的回顧與比較,幾乎浮現出一條軌跡,國民黨與民進黨雙方在競選時,都在強化自己所長,又學習對方所長。從1996年第一次總統大選到2020年第七次總統大選,國、民兩黨的總統候選人,在競爭過程上,特別是在選戰的後期,都會創造議題,經由報紙報導、電視廣告、以及大型的造勢演講,展現志在必勝的氣勢與決心。但今年總統選舉的最大一項特色,便是大量使用「網路」,經由「網紅」和「網軍」,帶動風向,引領選舉風潮。
面對11/24的大敗,蔡英文曾說:「最應該檢討的是她本人」。她深自檢討之後,發覺2018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在「網路」的使用上吃了大虧。她不但決心加以改變,更踏踏實實做了準備,甚至不惜動用類似「1450」的國家資源,培養眾多「網軍」,她本人更不惜以國家元首之尊,和「網紅」打成一片,流風所及,蔡英文掌握了整個2020總統大選的議題和節奏。就結果而論,「網路」、「網紅」和「網軍」,有如鄧小平改革開放下的「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變成她2020年總統大選最主要的生力軍,也成為她過關斬將最有利的工具和利器,並為她開拓出意想不到的「新藍海」。不擅長傳統選戰的蔡英文,卻為民進黨的總統選舉方法注入新的元素,她因而成為24年來國、民兩黨9位總統候選人之中,最徹底應用「網路」、「網紅」與「網軍」,並發揮最大效果的第一人。
(三)、一群對象:「年輕人」加上「中間選民」
六年來,一向對政治不太關心,投票率也很低的「年輕人」,卻在兩次選舉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