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國家圖書館與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知識營養 文化力量——蔣渭水先生臨牀講義95週年紀念論壇」。台研會創辦人黃煌雄應邀前往發表「從『發現蔣渭水』到『守護蔣渭水』」專題演講,並以此作為守護蔣渭水四十年的告別演講。
一、緣起
今天,在新北市永和、中和交界地帶的四號公園內,座落一棟巍巍的建築物,這就是目前國內圖書館之中,館內使用面積最大的國立台灣圖書館,其前身叫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以下簡稱台灣分館),位在台北工專(今台北科技大學)八德路上,全世界第一本《蔣渭水傳》就在這裡完成。
當時,我三十歲出頭,研究所畢業,曾在企業界工作兩年多,後來體認到「企業並非我人生最終選項」,請辭。我不停思考人生的下一步,現在回憶起來,那時內心似有一股驅力,要我走進台灣史,特別是走進台灣近代史;冥冥之中,命運讓我與台灣史結緣,與台灣分館結緣。台灣分館也因而成為此後兩年多,我生活中兩點直線的其中一個點(另一個點為家裡)。每天早上,圖書館開門時,我就報到;每天晚上,圖書館關門時,我才離開;我幾乎成為台灣分館的圖書館館員。
二、發現
1970年代初,當我開始研究台灣近代民族運動歷史的時候,所處的客觀環境,正如我在1992年,大幅修訂初版《蔣渭水傳》的再版序言中所說:
一、在政治上,由於實行戒嚴體制,在威權政治下,國民黨一黨獨大,且視台灣近代民族運動歷史為禁忌,因此,這段歷史在當時幾乎處於空白階段。
二、在學術上,有關此期歷史的資料還相當貧乏,已出版的資料之中,由於政治的影響,不免反應出濃厚的政治色彩。
三、在實際的走訪中,由於國民黨長期的壓抑,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尚存的「先覺者」,大都年歲已高,不願多談,縱有談論,也由於時間關係,不夠明確與堅定。
此時,最具有代表性的導讀著作,應是由五位「當事人」(蔡培火、林柏壽、陳逢源、吳三連、葉榮鐘)共同署名、而由葉榮鐘實際執筆的《台灣民族運動史》一書,該書雖然論述有所不足,但即使到今天,仍可列為研究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必讀的參考書籍之一。
台灣分館的特殊性,就在它擁有日本統治期間最多的藏書。四十多年前,台灣分館便藏有《台灣青年》、《台灣》、《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的系列叢書,其中《台灣青年》有六卷,「編輯人蔡培火」,「婁子匡、王詩琅集輯」;《台灣》有六卷,「編輯人林呈祿、王鍾麟」,「婁子匡、王詩琅集輯」;《台灣民報》共二十一卷,「編輯人林呈祿」、「樓子匡、黃天橫輯集」;《台灣新民報》共十卷,「編輯人林煥清」、「婁子匡、王詩琅、黃天橫輯集」。這套由東方文化書局複刊的系列刊物,當時,即使大型圖書館如台大總圖,也還沒有這套藏書,民間研究者更難得有這套藏書,因此台灣分館這套藏書不但彌足珍貴,對研究者而言,更有如一個福音,為他們提供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