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媒體一如既往的反對他,大量民眾也走向街頭,甚至演變成暴力,民主黨更是全力不合作,直到現在川普提名的內閣成員獲得批准的都依然只是少數。體制內的專業官僚比如國務院上千名官員罕見的聯名上書,反對川普的入境禁令。這一次司法也同樣沒有缺席對抗川普:聯邦法官做出的暫停川普總統對7個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美國的禁令,認為這個禁令違反憲法。此前多個聯邦法官已下令暫停把簽證持有人遞解出境。
這還只是國內,國外不管是傳統盟國歐洲、澳洲、鄰國加拿大、墨西哥還是一直密切合作的伊斯蘭國家,都站到了美國的對立面。正在馬耳他開會的歐盟各國元首們更是要求美國不要插手歐洲事務。與會的法國總統奧朗德乾脆說:川普向歐盟施加的壓力不可接受。
可以說,短短兩週,川普基本上國內外都是聲勢洶湧的反對聲浪,實已四面楚歌。如果川普不把這些挑戰搞定----雖然我們不知道需要多久,他怎麼可能有餘心餘力挑戰中國呢?
中國實力?
第五,則是中國的實力,也令川普向中國發起挑戰必須要三思而後行。這有四方面的含義。一是中國對美國經濟的重要作用。根據2016年USBC的數據,僅僅一年,中美經濟關係就幫助美國提供了260萬個工作崗位,給美國GDP貢獻了1.2%,更不用說保持了美國物價穩定,讓每個家庭都節省了2850美元的開支。中國購買的巨額國債也彌補了美國的資金短缺。一旦雙方發生對抗,失業率、通貨膨脹、資金短缺都令此時仍在困境的美國想想都會冒冷汗。
二是中國的報復能力和承擔代價的忍耐力。無論是貿易戰還是貨幣戰,肯定是兩敗俱傷。這在人類的歷史上已經無數次證明的。但中國現行體制承受損害的能力要強於美國。比如,如果雙方企業受損,肯定都要向政府申訴,但在美國,資本對政治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川普競選時曾把批判的矛頭指向華爾街,但勝選後其團隊卻大量吸納華爾街的精英擔任要職。而在中國,資本是永遠不可能決定政治的。也就是說,打起貿易戰,美國體制的承受能力要弱於中國。更何況,一旦影響到百姓生活水平,美國百姓會把責任歸罪到川普政府,並在2018年的期中選舉中進行懲罰。而在中國,百姓則會把責任歸罪於挑起貿易大戰的美國,反而增強了國內的團結和凝聚力。
三是有些經濟規律川普作為商人並不是不懂,他選舉時可以煽情,但當選後則必須正視規律。比如,2009年,美國藉口增加就業,向中國進口的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結果第二年,美國輪製造業的僱員減少了10%,所有利潤都流向其他外國輪胎製造商手中,同時還給每個美國家庭增加了1.1%額外支出。中美則兩敗俱傷。因為在全球化時代,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壟斷市場,關鍵在於一個國家的實質競爭能力。如果美國的競爭能力弱,實施限制的結果只能是令其他國家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