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宮熊觀點:庚子年,一個全新十年開始

2020-01-24 07:20

? 人氣

在中國歷史上,凡時值庚子年代表的都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代表一序列變動的結束,以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圖為1960年艾森豪訪台。(資料照,賈忠偉提供)

在中國歷史上,凡時值庚子年代表的都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代表一序列變動的結束,以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圖為1960年艾森豪訪台。(資料照,賈忠偉提供)

時值廿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再過半個月,已亥豬年即將結束,庚子鼠年即將來臨。這不但是一個新的一年,也是一個全新世代的開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庚者更也,也就是更迭變化的意思;子者始也,也就是一個全新世代的開始。在中國歷史上,凡時值庚子年代表的都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它不但是延續前面戊戍、已亥年的巨大變動,更是代表此一序列變動的結束,以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三個甲子前的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強迫打開了清朝鎖國的大門。二個甲子前的1900年,羸弱的清朝出現了強烈民族主義者義和團的對外反撲,無知的慈禧太后竟然乘勢向八國集團宣戰。結果便是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清朝這個大廈幾乎倒塌,而後與十一國簽訂的辛丑合約共賠款9.8億兩白銀(約合新台幣2.9兆),中國也成為世界列強的半殖民地,此時中國人的信心完全被擊潰。

紫禁城裡的八國聯軍(US National Archives bot/維基百科)
二個甲子前的1900年,羸弱的清朝出現強烈民族主義者義和團的對外反撲,慈禧太后乘勢向八國集團宣戰,結果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清朝幾乎倒塌。圖為紫禁城內的八國聯軍。(US National Archives bot/維基百科)

然而在中國人自認為國之將亡時,卻是另外一個世代巧巧的來臨。庚子事變成了清朝最後一次的對外重大挫敗;內部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和以國民革命軍為中心思想的南洋軍,已經巧然地掌控清朝的命運,也蘊釀1910年辛亥革命的成功:中國抛棄二千年的帝制、正式邁向共和。然而軍閥割據的內部動盪卻持續影響初建民國的命運,直到1949年共產黨取代國民黨統治中國大陸才告結束。

一甲子前的1960年是當代兩岸經濟實力的分野。沒有治國能力的毛澤東繼續推動「大躍進」,鼓勵土法煉鋼,農業生產停滯。光1960年一年大陸餓死了1000萬人,加上前二年共死亡了4000萬人,也為1960年代大陸的「動蕩十年」打開序幕。

大躍進運動為1958年至1960年,中國試圖利用本土充裕勞動力和蓬勃的群眾熱情在工業和農業上不切實際地增產。圖為大躍進照片海報。(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毛澤東繼續推動「大躍進」,鼓勵土法煉鋼,農業生產停滯。光1960年一年大陸餓死了1000萬人,加上前二年共死亡了4000萬人,也為1960年代大陸的「動蕩十年」打開序幕。圖為大躍進照片海報。(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比較同一時期的台灣,經濟持續繁榮,民生狀況明顯改善,國民政府順應趨勢,採取「工業取代農業」、「低廉工資代工」(加工出口區)等經濟措施,讓出口大幅增加,達成經濟發展、物價穩定的雙重經濟目標。也為70年代的十大建設、邁向重工業時代打下堅實的基礎。

1960年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華,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在任內訪問中華民國的美國總統,直到十年後退出聯合國前,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仍與一半國家維持外交關係,可謂是中華民國外交的黃金時代。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回顧過往、展望未來。在台灣立足的中華民國歷經過去經濟穩固(相)、起飛(旺)的年代、台灣錢淹腳目的享受與金錢遊戲橫行(休)的年代,共60年;加上對外貿易與外交政策綁手綁腳的「囚」10年,共計70年。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先生陪同美國總統艾森豪先生搭乘大禮車,由松山機場駛向圓山飯店。歡迎的群眾站滿了道路兩旁,艾森豪總統向樓房上圍觀的市民,開懷地揮手致意。(圖/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艾森豪是歷史上唯一在任內訪問中華民國的美國總統,直到十年後退出聯合國前,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仍與一半國家維持外交關係,可謂是中華民國外交的黃金時代。(資料照,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過去二年戊戍、己亥,是連續二年的變動年,天災人禍不斷、國內外政經情勢緊張。過了立春,即將迎來庚子鼠年,也將是三年來最大的變動年:美伊戰爭、黑鷹墜落、武漢病毒...,將比過去二年更加嚴重。而庚子伊始卻代表另外一個十年新循環的開始:將啓動未來十年的國家命運。在激烈的選戰過後,預估這十年台灣的內部政治環境會趨於穩定;對外的經貿態勢卻更加嚴峻,也為十年後更大的變化做舖墊。

識之、慎之、思之!做一個老百姓不能不了解歷史的趨勢以趨吉避凶;身為執政團隊更不能不了解歷史的循環以制定正確的國家政策。因為庚子年起的十年將會是影響國家一甲子命運的十年。慎之又慎之!

*作者為2018-19 世界名人錄得奬人、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