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機構公布去年全球PC出貨量,衰退了10%,幅度之大為歷年之最,算是更確立PC世紀的沒落。而今年出現的幾個趨勢,則有可能進一步加速其衰亡。
根據IDC公布的數據,去年PC出貨量約3.14台,另一家顧能的數據則是3.16台,雖然出貨量數字略有不同,但兩家都指出,PC出貨較2012年衰退1成、衰退幅度創歷年新高;而以趨勢看,PC市場已經是連續7季下滑,即使碰到第4季的耶誕節購物旺季,還是無法拉升頹勢,原因當然是行動裝置的衝擊。
從2010年iPad問世後,PC市場就飽受壓力,不過,當時尚未一種說法(或是說期望):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裝置,只適合上網、收信、娛樂等用途,「正經的工作」,還是非使用PC不可。因為,移動裝置的速度不如PC,容量只有32、64G,現在也只到128G,如果要使用雲端硬碟,連線速度又是一個瓶頸。
不過,所有這些「期望」,因產業條件的快速改變而不再能成為期望了。
移動裝置的處理器快速向4核心、8核心挺進,實際上已滿足大部份的需求,除非處理海量資料,否則處理器再快的優勢亦無法顯現,處理速度不再是PC的絕對優勢。莫爾定理繼續發威,讓儲存容量不斷加大、價格下降;雲端硬碟又因4G上路,連線速度不再是瓶頸,PC的容量優勢很快失效。
更重要的是,平板廠商豈容PC產業獨占PRO(專業使用)這個市場?三星推出12吋以上的Note PRO 及Tab PRO,市場也傳出蘋果今年會推出對準專業市場的12吋PRO級的iPad。他們以更大的螢幕、更高的效率,設計供專業人士創作、處理辦公事務使用的平板電腦。1年後,可能沒多少人會再認為辦公、專業使用只能使用PC了。
PC在先進國家的市場早已成熟,新的作業系統、更快的處理器,都不易帶動換機潮,原本期望靠新興市場挹注動能。一切正常情況下,對,就是這樣。隨著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民眾所得提高,就會有擁有PC、連上網路,加入這個神奇浩瀚的網路世界的需求。
有了移動裝置,一切都變了。
顧能與IDC的分析都顯示,在新興市場,消費者選擇的第一個數位上網裝置是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PC已不列入考量。以消費者而言,PC時代最便宜、曾創造風潮、以上網為主要功能的「上網本」,價格好歹也要台幣近萬元上下。但平板電腦,各種品牌、白牌、山寨傾巢而出,價格可以殺到台幣二千元上下,消費者當然捨PC就平板。再以政府而言,新興國家原本基礎建設較落後,如果要滿足民眾通話、上網的需求,建無線基地台的成本與工程難度,一定遠低於佈建固網。PC業者期望中的新興國家新樂園,幾乎是尚未成長就夭折。
PC年出貨量還是超過3億,它不會一夕「暴斃」,但各種趨勢卻其不利,更看不到重現光彩的跡象。想想這3年自家中,花了多少錢增加、換購智慧手機與平板,又花了多少錢在PC上,大概就可猜測PC的前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