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道客運事故,再度喚起我國遊覽車產業弊病,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今(24)日舉辦「如何避免遊覽車超時駕駛公聽會」公聽會,邀請產官學代表與談,討論遊覽車產業面與法制面問題何在。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魯孝亞率先發難,批勞動部長林美珠的「關門做操說」,他認為司機休息時間應該是「不受干擾獨立休息時間」,而非還要受乘客打擾,且盼民眾不要追求「物超所值」行程,行程排至多9小時就好,保留3小時彈性因應塞車或突發狀況。
學界代表、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邱駿彥指出,我國司機過勞原因分析,一為工時過長,且待命時間認定容易發生爭議;二為職業安全衛生未徹底落實,應該要定期對駕駛做健康檢查;三為缺乏有力工會可以團體協商勞動條件;四為缺乏徹底的勞動檢查。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指出,一般勞動者時間結構是:休息、ON CALL、備勤、待命、準備與勞務,歐盟是備勤以降全面算工時,台灣是連待命都有問題,但歐洲規定也很特殊,是所有工業鏈,如運輸、貨運、旅行社與駕駛派遣業等各端點都有契約關係,只要有一端點違反規定,旅遊行動主辦業者也要受罰,就是要讓所有利害關係上的主體一同負責,不能做不合理要求與時間壓力,才有辦法落實規定。
產界代表、遊覽車客運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魯孝亞指出,工時與休息時間的認定必須講清楚,國外做法是載明駕駛須「不受干擾獨立休息時間」,有獨立空間、離開車子,等時間到再回來,不能提早,他也批勞動部長林美珠的「關門做操說」,國家風景區根本沒幾個空間讓司機休息,在車上休息「夏天高溫、冬天冰庫」,讓司機只能在車上或樹下休息,誰受得了。
魯孝亞也建議消費者,不要貪「物超所值」旅遊行程,盼旅程行程排9小時,不要排滿12小時,保留3小時因應塞車或突發狀況;他也感慨,觀光旅遊業是在替台灣創造GDP,理當是受尊重的領頭羊,遊覽車卻被汙名是創造死亡率跟肇事率,問題的源頭不該由遊覽車司機揹黑鍋,如果大家認為「靠行」是大毒瘤,就應仿效日本設立落日條款,門關以來後就不准,將自首條例寫出來。
但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李奇嶽認為,靠行車主不可能會想出來自首,相反應該要靠公部門嚴格管理工時,不然這些「車主車」跑完一個行程又自己去私下接送,又該如何管理,唯有落實工時管理,才能維持旅遊環境,通通推給旅行社不公平。
此話一出,立刻引發約莫10位參與公聽會的「車主車」司機拍桌叫罵,認為旅行社都把責任撇清不負責,這也讓黃國昌趕緊出面圓場,但李奇嶽也要求尊重他的發言,隨後繼續表示,他支持主管機關把工時說清楚,出發點都是希望環境好,也許他的發言讓在場與會者不舒服,但還是要尊重各方立場。
台北市汽車駕駛職業工會鄭力嘉理事長則是建議,目前最需要的是有個工會能進行團體協約,讓駕駛有完善工時制度、旅行社排定行程與薪資工時條件爭取,不然駕駛真的很可憐,晚上要被逼得在飯店的倉庫睡覺、跟領隊或工友一起睡,光是睡覺條件都有辛苦,隔天怎麼有精神載客?工會應該要站出來,行程排定必須有團體協約。
遊覽車駕駛員工會:不能讓新手拿到駕照就往前衝
新北市遊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李式嘉則有不同意見,駕駛有沒有接受比較正統的教育訓練則是問題,遊覽車駕駛應該被納入特殊技能訓練,由勞動部主導,他們願意協助教育訓練,快者三年、慢者五年才能正式上路,而非讓為了生計的人拿到駕駛執照就帶著鋼盔往前衝。
黃國昌也問與會官員,駕駛時間法規的修法時程何時可以完成?公路總局副局長黃運貴表示,因為涉及層面廣,預計今年10月底前,讓在場業者深感不滿,魯孝亞便建議,3月中由觀光局、勞動部與公路總局主持協調會,把勞工的工時認定講清楚,不要搞了老半天還沒有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