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些層面看來,中國崛起成為科技強權,代表我們正處在愈來愈兩極化的科技世界。中、美兩國是全世界前兩大資訊科技使用國,也是前兩大資訊科技供給國。除了少數日子例外,通常股市裡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裡,科技公司就占了七家,其中五家是美國企業,兩家則是中國企業。十年後,中國企業上榜的比例應該會增加。
然而,中、美兩國在科技上的關係也是全球絕無僅有,並且史無前例。歷史上的確曾有國際資訊科技競爭,一九七○年代美、日兩國競逐大型電腦時代領導地位,但是現在中、美之間的競爭卻有所不同,部分原因是中國會利用自己龐大的規模控制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並為中國當地企業提供好處,這種策略是其他國家政府無法採用的。因此,Google、臉書等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公司無法進入中國。
雖然其他美國企業得以進入中國,但是唯有蘋果與iPhone 才獲得和其在全世界領導地位相稱的成功。近年來,蘋果的營收是在中國位居第二的美國公司英特爾(Intel)的三倍。
如果談論利潤,差異可能就更大。蘋果在中國的利潤或許是全美科技業在中國的總和。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也為蘋果帶來挑戰,因為在蘋果的全球利潤裡,中國占了很高的比重。在微軟,我們透過Windows 與Office 散布全球的長期經驗發現,若是某個特定來源占營收或獲利的比例過大,企業就很難在該領域推動變革,這也說明蘋果領導者經常造訪北京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蘋果的一枝獨秀凸顯其他公司的弱點。相較於其他市場,為何美國科技公司難以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美國科技業思索這個問題十幾年了。在華府,兩黨有愈來愈多政治人物都在思考,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究竟是不是好事,因為要成功就可能必須進行技術轉移。
中、美兩國的科技關係是全世界歷史上最複雜的。
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兩國應該互相理解對方。綜觀國際關係史,許多人對於其他國家的觀點來自諷刺漫畫,而非真實理解。美國公司在中國遇到其他市場沒有的困難,背後有諸多原因,我們必須將這些原因結合到脈絡裡討論。
其中一個原因愈來愈明顯,就是中國消費者對資訊科技的需求與興趣有時和歐美等地不同,包含微軟在內等美國科技公司銷入中國的產品,通常都是為美國使用者設計的。有時這些產品能滿足中國使用者的需求與品味,iPhone 和微軟的Surface 等硬體及Office 等辦公軟體即屬此例。然而,有時新策略會較受中國消費者青睞。
◆ 文化差異形成的科技產品落差
二十多年前,蓋茲就預見中國不只會成為大規模消費市場,更會崛起成為科技人才大國。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微軟亞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 MSRA)開幕,現在坐落於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兩所頂尖學術機構旁的兩棟辦公大樓裡。成立的前二十年,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開創研究不只專注基礎電腦科學,更是橫跨自然語言、自然使用者介面、資料密集運算、搜尋科技等領域,旗下的研究人員發表超過一千五百篇論文,推動全球電腦科學領域的發展。微軟亞洲研究院象徵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