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非、中東、南亞肆虐的蝗災,已引起武漢肺炎疫情當頭的中國關注。中國專家群警告,引發蝗災的沙漠蝗如果到6、7月還得不到控制,在印度洋季風作用下,進入中國境內機率「陡然升高」。
專家群直指,中國內陸地區近30年來沒有沙漠蝗分布及為害的報導。一旦侵入中國,將面臨發生「規律未知、監測技術缺乏、防控困難」等諸多不確定性。
自中國科學院旗下的「中國科訊」日前率先對蝗災發表文章示警,指蝗蟲群已肆虐巴基斯坦、印度,有直逼中國之勢後,引起民間及官方關切。16日甚至出現新疆已出現蝗跡的傳聞,當地官方還為此緊急澄清。
雖然有中國專家認為,這波蝗災危害中國的機會不高,但不少中國民眾基於武漢肺炎的陰影,仍對潛在的蝗蟲危害憂心忡忡。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等專家群表示,沙漠蝗蟲每天可隨風飛行150公里,存活時間約3個月,一隻雌性蝗蟲約可產300顆卵。而同一時間每平方公里蝗群對農作物的進食量,相當於3.5萬人的進食量。
專家群指出,中國分布有1000多種蝗蟲,可致災者則有50多種,主要包括東亞飛蝗、亞洲飛蝗、西藏飛蝗等3個飛蝗亞種及亞洲小車蝗、義大利蝗、西伯利亞蝗等遷飛性蝗蟲,以及白邊痂蝗、毛足棒角蝗、寬鬚蟻蝗等近50種成災蝗蟲。
至於這波蝗災的沙漠蝗,由於環境、氣候、食物的局限,對中國境內農業生產威脅不大,加上青藏高原的阻隔,直接向東遷飛進入中國內陸地區的可能性極小,但蝗群仍可擴散到與緬甸西南部。
專家群分析,5月份是這股境外沙漠蝗群的成蟲期。如果印度洋西南季風異常強勁,蝗群在氣壓700百帕高度飛越山脈的機會將大增,遷飛進入中國雲南境內的可能性較大。若得不到控制,6、7月下一代成蟲在西風急流與印度洋西南季風共同作用下,進入中國境內的機率「陡然升高」。
專家群提出5項建議。一是加強統一領導,協調不同省區統防統治。二是實時動態監測,在可能遷入的區域布置監測隊伍、設備,實現實時監測。三是做好物質儲備,儲備藥劑和施藥設備。
四是建立國際合作機制,分享災情情報,協同防控。五是加強科學研究,研究進入中國的可能遷飛路線、落點區域、發生規律和防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