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借助VR和已故親人「重逢」,真的是好事嗎?

2020-02-19 12:17

? 人氣

心理學家表示,張智星的體驗或許能夠幫助她應對痛失幼女所帶來的創傷。(圖/BBC News)

心理學家表示,張智星的體驗或許能夠幫助她應對痛失幼女所帶來的創傷。(圖/BBC News)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生離死別是沉重卻又是人生必然會經歷的部分,而如果死去的親人還是一個小孩的話,就令人更加難以放下。
不過,韓國一位母親借用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來幫助她應對7歲的女兒死去後帶來的痛苦。
張智星的三女兒娜妍在四年前忽然身患不治的血液疾病而死去。一個電視製作團隊花了八個月的時間,製作了一個娜妍的3D虛擬影像。

製作團隊用了八個月的時間製作了一個娜妍的三維虛擬影像,得以讓母女再「見面」。(圖/BBC News)
製作團隊用了八個月的時間製作了一個娜妍的三維虛擬影像,得以讓母女再「見面」。(圖/BBC News)

他們通過動態捕捉技術,錄下一個兒童演員的動作,之後將之用於塑造娜妍的動態,並且還再現她的聲音。
他們還依照張智星母女在現實生活中曾去過的一個公園,設計了一個虛擬的,讓倆人重逢。
這部名為《與你相見》(Meeting You)的紀錄片在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電視台上首播,收視人數已經達到數百萬。
當中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是母女的「重逢」。
娜妍的虛擬影像跑向張智星,說:「媽媽,您去哪裡了?您想念我嗎?」
張智星哭泣著伸出手去,想要抱住娜妍的虛擬影像,一旁守著的電視製作團隊成員則淚眼婆娑。
在場的另一個家人,則明顯情緒很激動。

與死去的至親「重逢」

該紀錄片引發了一場爭論:能夠與死去的至親至愛「相見」,在道德和心理上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些人覺得這能夠幫助人們將情感宣洩出來,另一些則認為這會阻礙人們重新面對生活。MBC被一些人指責,是在拿這個失去女兒的母親的情感來消費。
發佈在YouTube上的一段10分鐘影片被觀看超過1300萬次,評論達到19000條。
一些網民表示擔心,指這種體驗會將張智星推入更深的悲痛和無望之中,而另一個網友則形容,不知道這種實驗是「天堂還是地獄」。
不過,張智星卻說,這給她帶來了幫助。在女兒死去後,她將娜妍的名字紋在自己身上,並且在家裏的每個角落放滿女兒的照片。她還戴著一條存著女兒少量骨灰的項鏈。
這位母親說,她會夢見女兒,夢中的娜妍看起來很悲傷,但是在這個虛擬的重逢當中,她卻是笑著的。
BBC韓語部訪問的心理學家表示,張智星的體驗或許能夠幫助她應對痛失幼女所帶來的創傷。
「對於突如其來地失去至愛的人來說,在承受巨大傷痛之後能夠有一次正式的告別,這是非常有幫助的,」高麗大學精神健康研究所的高善奎(音)說。

心理學家表示,張智星的體驗或許能夠幫助她應對痛失幼女所帶來的創傷。(圖/BBC News)
心理學家表示,張智星的體驗或許能夠幫助她應對痛失幼女所帶來的創傷。(圖/BBC News)

延世大學的李東圭向BBC表示,虛擬現實和擴增實境(AR)現在已經被應用於焦慮症、恐懼症、腦退化和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療當中。
在英國,一個VR項目重現了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的場面,來幫助患有腦退化的老年人喚起一些記憶。他們彷彿來了一次時空旅行,重新啟動一些藏在腦海深處的記憶。
不過,李東圭表示,涉及VR與哀悼親人的實驗,需要與心理諮詢相配合,以避免出現副作用,比如令當事人陷入更深的失落。

最後的話別

該項目的總監李賢錫(音)向BBC韓語部表示,他們的團隊從創意策劃到項目完成都非常謹慎,而且一切都是基於張智星對娜妍的真實回憶。
在影片結尾,娜妍給了媽媽一朵花,然後躺下來說,她累了。她說,會永遠愛媽媽。
二人互相道別,然後娜妍就睡去了。最後,她化成了一隻白色的蝴蝶,輕輕地飛走了。

責任編輯/柯翎肇

看更多【武漢肺炎疫情】最新報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