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今天,規模9.0的311大地震重創東日本,強烈海嘯襲擊岩手、宮城和福島三縣沿海地區,福島第一核電廠更發生設備損毀、爐心熔毀、輻射釋放等災害事件,核電廠半徑20公里內的居民被迫疏散,目前仍有超過12萬人處於避難狀態。直到今日,只有少數居民回到陌生又熟悉的家園,而其餘民宅店家在厚厚一層積灰下,仍保留當初人們倉促逃離的痕跡。
地圖:福島第一核電廠
富岡町毗鄰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發生前有15830名居民,災害發生後他們倉促撤離,町內主要道路上的拉麵店內,待洗的碗碟還在水槽內;學校裡的鞋子書包散落各處,當時他們都以為過幾天就可以回來收拾,但直至今日,居民們還在外避難,住家財物仍棄置原地。
有些城鎮距離核電廠太近,考慮到輻射汙染嚴重,居民可能永遠不能返家。重災區雙葉町即是其一,町內絕大部分屬於輻射量較高的 「歸還困難區域」,以柵欄圍住,禁止進入,昔日熱鬧繁榮的城鎮,這六年來宛如鬼城。
同屬疏散區的浪江町位於核電廠北方,核災發生前有21434名居民,大多數人在日本其他地方落腳,不打算回到浪江町,並要求町方直接拆毀他們的住宅。迄今逾800座房屋和商店已被拆毀,尚有1280座建築等待處理。
影片:福島核災疏散區景象,六年來都未清理修繕,宛如鬼城。
災民避難補助4月停發
福島核災之後,逾十萬災民受福島縣府補助避難,但2017年4月補助就要停止,相當於變相強迫遷回疏散區,引發災民不滿。屆時,除了歸還困難區域及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的雙葉町和大熊町部分地區外,所有地區的避難指示都將解除。
國際人權團體「Human Rights Now」事務局長伊藤和子表示,政府有責任保護避難災民的人權,但政府沒有確實擔負這個義務,反而對核災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影響輕描淡寫,尤其低估長期暴露在輻射下的潛在危險。
日本在住イタリア人ジャーナリストPIOさんのドキュメンタリー「Fukushima A Nuclear Story」をシェアします。
— Isako Watanabe (@IsakoWatanabe) 2017年3月11日
本日をきっかけに無料で見られるようになさったとのこと。よかったらぜひご覧ください。日本語字幕付き。https://t.co/AtFcCYrXIx
儘管政府表示遷回疏散區是安全的,現在仍只有304人回到富岡。整座城鎮空蕩蕩的,商業活動幾乎無法復甦,便利商店、餐廳和小鋼珠店皆需修繕清理。
68歲的松本千春在富岡町內的休息站擔任志工,回來清理家園或拿取財物的原居民會在這裡休息。松本核災前住在富岡町,她現在住在西邊的的城市裡,並不打算遷回,而她的孩子們避難後就再也不曾回到富岡了。她說她的孩子擔心在災區會吸收過量輻射。
有些科學家指出,許多城鎮的輻射量已經降低,不會對人體產生長期健康影響,有些科學家則質疑「低輻射劑量」是否代表安全。美國和日本聯合研究機構「輻射效應研究基金會」 理事長丹羽太貫則說科學無法解決現在的情況,現在的癥結點在於人們的反應。
較有可能重返災區的是年長者。77歲的田川一郎在2016年9月憑著特殊許可遷回浪江町,家族經營80年的腳踏車修理店也重新開張,他說:「我這麼老了,不太在乎輻射量,而且這個數值真的很低。」對田川來說,家族墳墓也是驅使他遷回浪江町的動機,「我們想要探望祖先的墳墓,現在我們住在非常寂寞的城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