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FTA談判極可能在今年底完成的消息,已經佔據了不少版面。而上週中韓FTA開始第12回合的談判,更傳出雙方關稅協商已進入「最後一哩」階段,將針對最後10%的敏感項目展開攻防,看來年底完成並非外交空話。現在看來,台灣要取得中國市場的「先機」,已是春夢一場,但檢討教訓、重新整隊,至少爭取兩岸貨貿協議跟中韓FTA一起完成,非但不是不可能的任務,更是政府應有的野心。
台韓在產品貿易一向競爭激烈,而中國又同時是台、韓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因此中韓FTA對我們的影響之大,其實不用看經濟部的評估,大概就可猜出一二。對抗此一變局的方式,單靠心急如焚絕對不夠;我們手中原本就有兩岸貨貿協議這個現成的武器,不重新拾起磨亮交給產業,實在很難交代。
不過在318學運過後,兩岸協商彷彿變成一種禁忌與包袱,大家都不願觸碰,而兩岸貨貿協議更如同核四一樣,好像被存封起來。按照經濟部的說法,貨貿協議第九回合談判可能要到8月才能恢復;但即便復談,若只是形式上恢復,實際上仍在觀望猶豫,絕無趕上中韓FTA的可能。所以既然要復談,就應該把爭取和中韓FTA一起簽署當成目標。
若一切順利,中韓FTA非常可能在今年底明年初完成,也意味著兩岸服貿協議必須在未來6至7個月內基本完成談判,挑戰不低。不過要達成這個任務,不是只有協議順利簽署而已;社會及產業能否支持,不要在重蹈服貿協議的覆轍,更是關鍵。因此除了談判團隊要全力衝刺外,更要誠心檢討教訓,加速完成一些必備的條件,不要再讓貨貿協議這個抗韓的武器,變成反政府的引信。
首先要滿足的條件,是談判進展透明度問題。經貿談判到底應該公開到什麼程度,並無定論,但完全不揭露,卻是大家不能接受的作法。相較於網路上隨手可得的中韓FTA談判進展資訊,兩岸貨貿協議卻仍然無比神秘。尤其是,既然中國可以同意公開這些有關中韓FTA的資訊,甚至還與韓國一起舉行記者會,那麼兩岸貨貿協議若還有不透明的質疑,可能就不是陸方的問題了。政府事實上已經開始揭露貨貿協議的進展,所以我們知道貨貿協議已經談了八回合,85%的規範條文已有共識,關稅談判也已完成3分之2。但適度說明文本的涵蓋範圍,我方的關切重心及困難,讓外界知道距離最後一哩還有多遠,以及讓大家瞭解我方可能開放的方向梗概等,也同等重要。
其次則是意見徵詢與溝通。按照主管機關的說法,貨貿協議的過程中,已經進行大量的產業意見徵詢。但從服貿協議的經驗來看,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意見徵詢及溝通的對象,不能再侷限於產業代表,公民團體、各階層意見領袖,也應納入徵詢範圍。更重要的是當然是立法院。事實上,對於這些意見徵詢及溝通說明的要求,躺在立法院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無論其版本為何,都有相當的規定。雖然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的審議遙遙無期,但對於落實這些條款的實質精神而言,從來就不需要等待監督條例完成立法才能進行;簡單的說,行政機關大可按照陸委會版草案精神(更可加碼參考其他版本的內容),展開各利害關係人的徵詢及溝通。若程序都可按條例草案走,既可滿足溝通及正當性問題,更可解決未來「貨貿協議已完成、條例仍未通過」時潛在的程序爭議。
這樣做法並非台灣創舉,美國經貿談判的運作,就一向如此;例如歐巴馬政府全力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雖然尚未獲得國會的「貿易授權法」(TPA)授權,但過去三年與國會、產業的互動,都是按過去TPA法案內容運作。
最後一個條件,則是趕緊擴大影響評估範圍,從過去只看經濟、產業的影響分析,延伸到安全、社會、文化及環境等面向上。服貿經驗告訴我們,社會及人民關心的問題,絕不僅限於GDP與進出口,只有「經濟利大於弊」的評估結果,絕對無法說服社會。欠缺事前的非經濟議題的影響評估,更使得政府無法擺脫過去「社會要求,被動回應」的夢魘。
以上的條件,都是達成6個月內不但完成兩岸貨貿協議協商,更獲得社會支持的基礎。總之,我們期待貨貿協議不但能追上中韓FTA,更能藉扭轉社會對兩岸協議的不信任與負面觀感,重新出發。
習近平(左)訪問韓國與朴謹惠(右)會面後,中韓FTA談判進入最後一哩,台灣已不可能領先韓國了。(美聯社)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今日精選
- 《紐時》大哉問:「川普2.0」已集結對中鷹派,但他自己會對抗北京到底嗎?
- 美國國會強制新規!認定她是生理男,跨性別眾議員麥克布萊德「不准使用女廁」
- 《經濟學人》預測2025十大趨勢:川普重返白宮獨占4項,AI與通膨最讓市場緊張
- 「最昂貴香蕉」2億落錘售出!神秘買家是他:花1.5億與巴菲特吃午餐的幣圈富豪孫宇晨
- 「我們不是來剪綵的!」負責操刀改造聯邦政府,馬斯克解說DOGE革新三策
- 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收60%關稅,最慘的是蘋果!學者:不是掉利潤、就是掉股價
- 澤倫斯基該對拜登幻滅,期待川普調停?經濟學人:停戰運作至少要半年
- 「最昂貴香蕉」你敢信?!兩度被看展觀眾吃掉,《喜劇演員》竟以2億台幣拍賣售出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本週
3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135
劉燕婷觀點:川普2.0為什麼沒有龐畢歐?
川普(Donald Trump)勝選後,各方焦點轉到了預測新政府成員上,相關訊息也在近日不斷釋出。11月9日,...
本週
2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90
風評:公視「姓黨」,國家媒體自甘墮落?
民進黨政府成立的國際影音串連平台Taiwan Plus(Taiwan+),因經營不善,轉手公視經營,4年燒掉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