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輕啟戰端──血流成海的一戰啟示錄

2014-08-10 14:37

? 人氣

在東線方面,雖然德軍在一個半月之內,就在坦能堡(Tannenberg)與瑪蘇里安湖(Masurian Lakes)兩度重創俄羅斯大軍,殲敵超過20萬人,然而俄軍兵員源源不絕,奧匈帝國又是扶不起的阿斗,硬是將戰況拖成膠著狀態。一直到1917年3月,俄羅斯爆發革命,德國才迫使俄方在隔年簽訂城下之盟,退出戰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實力雄厚 撐得住重傷害

兩大陣營之所以鏖戰不休,另一個原因卻是「能夠」:其成員國都是擁有眾多人口、多樣化經濟的國家。俄羅斯以1億7500萬人居冠、英國4500萬、法國4000萬、奧匈帝國5100萬、德國6500萬。換言之,它們可以在經歷多場戰役、損失眾多兵員、承受長期封鎖、消耗大量軍火之後,繼續打下去。

趕赴戰場的德軍士兵(維基百科)

美國於1917年4月參戰之前,協約國對同盟國的國力(人口與工業生產)比約為3比2;美國參戰之後,比例升高為2.5比1。然而1917年10月美國遠征軍(AEF)投入西線戰事之後,德國與奧匈帝國還是撐了整整一年才力氣放盡。1918年春天的皇帝會戰(Kaiserschlacht),兩大陣營損失154萬人。

籌碼越堆越高 只能贏家全拿

第三個原因:不斷膨脹的領土野心與作戰目標,導致和談的難度節節升高。兩大陣營拉幫結派,不斷設法吸納新成員,因此投入兵力持續增加,戰場的地理幅員持續擴大。德國承諾土耳其可以得到一大片俄羅斯土地;英國以獨立王國誘使阿拉伯領導人背棄土耳其,以亞得里亞海沿岸土地吸引義大利。然而承諾越大,需要的勝利就越大,戰事也就越難以善了。

對外如此,對內也是。交戰國領導人必須告訴國人,慘重的犧牲到底換來什麼戰果。這就是可怕的「沉沒成本」(sunk cost,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損失越慘重,勝利的戰果就必須越是輝煌。以德國為例,到1916年時,其作戰目標已是洋洋灑灑:併吞盧森堡、佔有一大部分法國、讓比利時成為附庸國、擴張非洲殖民地。

「如果民眾知道真相,我們明天就必須停戰。」

第四個原因,新聞檢查與國家宣傳太過成功,導致兩大陣營的的民眾都以為勝利在望。英國首相勞合喬治(Lloyd George)曾說:「如果民眾知道真相,我們明天就必須停戰。」另一方面,戰時宣傳總是將敵國妖魔化,我軍則是正義之師。隨著本國子弟死傷直線上升,敵國形象日益惡劣,和談可能性也直線下降,主和者很快就會被貼上「叛國者」的標籤。

壕溝戰的愛爾蘭官兵(維基百科)

軍方尾大不掉 文人指揮不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