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勞斯說:「若WHO宣布了疫情達到大流行狀態,目的之一就是讓群體正視疫情、不忽略症狀,並取得對付疫情的所需資金。」《衛報》也指出,一旦WHO宣布疫情進入大流行,也代表發生社區感染的可能性大幅提高,政府及公衛醫療體系務必做好準備。
宣布疫情進入大流行,會造成什麼影響?
澳洲查爾斯達爾文大學(CDU)的傳染病及免疫學專家麥克米倫(Nigel McMillan)強調,若宣布疫情達到大流行,意味著各國現今採取的旅遊禁令可能不再有效,防疫工作的部署也必須進入下一階段:包括儲備醫療物資、醫院準備收治大量患者、呼籲公眾改變生活模式—減少大型社交聚會、在出現症狀時自行隔離等等。
但麥克米倫也指出,媒體對疫情的過度渲染,可能導致民眾開始進行儲備物資等不必要的行為;宣布疫情進入大流行狀態有助於提升大眾關注,但也可能造成過度恐慌的反效果。2009年,H1N1流感宣布為大流行之後,過多民眾湧入癱瘓了醫院急診部門,政府投注在抗病毒藥物上的資金也大量超支,WHO也顯然從H1N1的例子學到教訓,對於宣布大流行一事謹慎以對。
過去有什麼疾病到達大流行程度?
除了2009年的H1N1流感,1981年的愛滋病毒(HIV),1918年肆虐全球、導致5000萬人喪命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甚至是更早之前的天花、14世紀爆發的鼠疫疫情,都是歷史上疾病大流行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