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套說法在經過其它經濟學者一一檢驗後又逐漸失色,學者提出新的研究顯示擴張型撙節的案例並不存在,甚至根據歷史的個案顯示,衰退中的經濟體如果太快撤回財政刺激,不但會讓衰退期加長,也不會產生預期中的財政節約。這些研究讓支持撙節派的理論研究破產。
在實例上,最著名的當然是一戰後,歐洲幾個主要國家為了恢復金本位制而推動撙節措施,結果是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美國三○年代大蕭條,羅斯福推新政,以擴大財政支出支撐經濟,經濟恢復一點元氣、失業率從25%高點降到17%,接著又為平衡預算而撙節,經濟立刻再陷蕭條。
當然,更「現世報」的是歐債危機後,德國主導的撙節理念,要求希臘、愛爾蘭等歐豬國家削減支出、勵行撙節,結果這些國家的經濟持續衰退、債務占GDP比重反而上揚。幾乎所有實施撙節的國家都引發大規模的抗議,社會陷入動盪;撙節政策帶給經濟與社會的災難算是相當明顯。IMF研究後說,歐元區負面的財政乘數被大幅低估,裁減的緊縮效應在經濟中被放大了1倍半。難怪那些被迫撙節的國家,經濟最後都陷入蕭條。
反倒是美國雖然一直有白宮與國會的財政、債務之爭,但從未力行撙節,經濟復甦情況優於歐洲;英國卡麥隆上台時宣示推動強力的撙節政策,引發民眾抗議後也悄悄放寬。
其實,可能不需要太多深奧的理論辯駁及實證案例,直觀的思考就夠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梭羅就很疑惑的問:為什麼政府花錢買一個打字機是全然的浪費(指對經濟沒有貢獻),而最糟糕的作家購買,只要他是屬於民間部門,就會帶來成長?
全球央行會議中,德拉吉要求歐元區國家配合擴張的財政政策,而德國不作聲;法國的部長為反撙節而叛變,諾貝爾獎學者集體對撙節派打臉…,凱因斯派吹響反攻號角,未來可能再成主流;撙節派則暫時敗走,何時再起,就要看歷史機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