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早的移民喜鵲融入本土不被視為外來種
雖然從埃及聖䴉的案例來看,台灣似乎相當嚴防外來種,但實際上,還是要視許多不同的條件與因素而定,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喜鵲。
喜鵲在台灣鳥類圖鑑等「官方手冊」中,已被列為本地的留鳥,但其實喜鵲屬於「有史可考」的外來種,是在康熙年間才從中國引進台灣,有些人幫其取另外一個類別叫「歸化種」 (Naturalized species),指本種已經融入本地,與其它種族形成生態平衡。也就是說,平平都是從外地被引進,喜鵲來台超過200年,所以被認可為本地鳥種;埃及聖䴉來台40年不到,所以是要移除的外來種。
埃及聖䴉如有知,必然要哀嘆為何平平是被人引進的外來種,早來就是本土種,慢來的新移民就是要被移除的外來種。
其實,時常在野外看得到的外來鳥種還不少,例如同樣從中國來的逸鳥灰喜鵲,來自東南亞、中國等外地的八哥科鳥:泰國八哥、林八哥、九冠鳥,這些八哥也搶奪了本土八哥的生存空間,今日在野外已較早年更難看到本土八哥。不過,這些外來種並未成為全面撲殺的對象,原因可能與其搶奪的生態資源相對較少、或是其引進的時間更早有關。
新移民黑翅鳶成為台灣天空最美麗的身影
不過,這種「移除」新種的對象,主要是針對人為引進,自然擴散出現者屬於「自然現象」不在此列。近年鳥界就有幾個著名案例,例如原本是金門留鳥、在台灣本島看不到的黑翅鳶─這是一種有著一雙如紅寶石般勾魂的眼睛、可愛的貓臉、及灰背加純白身軀的小型猛禽,身長只有35公分左右。
一直到1998年,黑翅鳶才首次出現在新北市貢寮,當時被視為「迷鳥」,到2000年,嘉義鰲鼓開始固定出現2隻黑翅鳶活動,隔年開始繁殖,是台灣本島首次的繁殖紀錄,也正式被登錄為台灣本島的留鳥。現在從南到北各地都看得到其美麗的身影。黑翅鳶算是21世紀才到台灣的「新住民」,不過卻極受歡迎,是拍鳥人追捧拍攝的對象。
相較之下,埃及聖䴉因來的時間不像喜鵲般早(200年前),來的方式也不是黑翅鳶的自然方式,對本地資源的搶奪與原有物種的壓力又高於其它,當然,長得「像貌」不佳、稀有性低(賞鳥與拍鳥人確實都有一定的「鳥種歧視」),也讓其不受鳥人青睞,終而接到一紙「絕命追殺令」,確實是「比較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