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傳出台積電正式把赴美國設晶圓廠列入評估,原因是對在台灣設廠的環評、電力供應、空氣品質等有疑慮。雖然台積電說現在「言之過早」,要明年才會決定,但並未否認把美國列入設廠地點考量中。這是對蔡政府的「示警」,政府聽到了嗎?
讓台積電正式把美國列入設廠地點的因素,有新有舊─老問題是環評,新問題是供電與空氣品質,而此2因素則是一體兩面。
環評對企業投資的影響已經有數十年,幾乎每次企業界反應的「投資障礙」中,環評一定名列前茅。企業投資設廠對環境產生衝擊,當然該事先作評估、要求投資廠商要有因應對策。不過,台灣環評的問題在:一來是其效率與政府「相得益彰」,都是缺乏客觀標準、效率低落、曠日費時,一個基本教義派的環評委員,就能卡死整個案子。
更關鍵的則是環評成為一個重大投資案生死的關鍵;馬政府時期,就曾有官員有意推動修法,不再讓環評成為決定投資案生死的關鍵、甚至是唯一因素。其理由在一個重大投資案,其實是有多面相的效益─例如國家整體經濟利益、產業結構、供應鏈問題、群聚效果的影響等,環評應是諸多要考慮的成本效益因素之一,最後政府應是通盤考量全局作作決策,不能單以一個環評因素作決定。
不過,此案後來不了了之,環評繼續成為重大投資案定生死的因素;而號稱環保模範企業的台積電在中科投資案竟3度卡關,又被環保人士抗議,差點影響其在中科總投資額7000億、設立10奈米廠的進度。這段經歷,對過去只在已開發完成的園區設廠、不必直接面對環評與環保團體的台積電而言,當是點滴在心頭。政府幫台積電在路竹找的基地,也不可能繞過環評,台積電就認為「時間來不及」。
此外,民進黨雖然因各類公民團體之助而上台,但執政後卻有新的問題:如果蔡政府事事要顧及甚至順著公民團體的訴求,則萬事難為;如果不理會其訴求,則這些公民團體與政府的對抗依然,也看不出新政府有較好的方式解決。台積電要面對的恐怕不僅是環評程序問題,還有許多潛在的環保抗爭問題。
至於供電與空氣品質問題,其根源在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民進黨要全面廢核,讓台灣電力供應減少16-18%的核電,再以綠電取代。這引發2個問題,第1個是綠電增加速度遠遠較廢核的速度慢,供需之間有嚴重的時間落差;第2個問題是綠電不穩定的本質,就算在減少16%核電的同時也增加了16%的綠電,還是無濟於事;沒有一個企業、產業可能承受不穩定的供電。
這2個問題導致的結果就是,政府雖然敲鑼打鼓高喊增加綠電,但同時也大幅增加火力發電,以維持供電的穩定,不過因此就帶來碳排放及空污的增加。看看台電的預估,未來發電使用的生煤,要由現在每年的3000萬噸增加到3600萬噸,大概就可看出台灣「未來的天空」景況了。雖然有無塵室,但越先進的製程對周圍環境的要求越高,台積電擔心空氣品質問題可謂其來有自。